聖誕・聖誕?

也許是年終將近,HBO 收費電影台正不斷重播阿諾舒華辛力加的舊作《The End of Days》。故事講述每逢公元一千年撒旦便會出來毀滅世界云云,電影於 1999 年尾上畫,趕及在 2000 年話題上分一杯羹。故事靈感來自《若望默示錄》(或譯作《啟示錄》)第二十章,有人解釋為基督降世一千年後,世界便會完結。然而公元一千年世界還建在,傳說便往後推至第二個千年,但 2000 年又過去了,大家還是馬照跑、舞照跳。撇除宗教上的解釋,假如公元 2000 年被視為耶穌誕生後的第二千年的話,恐怕那一派的教士都算錯數了。

先說年份,公元 525 年,羅馬教廷決定要以耶穌出生年為公元年。那時候關於耶穌的記載頗多,但關於耶穌誕生的篇幅卻少,只有《瑪竇福音》(或譯作《馬太福音》)及《路加福音》分別兩章經文記載。羅馬教廷唯有推算耶穌升天時的年份再減去耶穌當時的歲數,奈何耶穌實際的歲數亦無從考究,只知約三十來歲,便勉強減去三十年作為公元元年。後來眼利的歷史學家發現了問題,因為在《瑪竇福音》中,當時的黑落德王(或譯希律王)知道伯利恆有個君王誕生了,便下令將伯利恆及其周圍境內兩歲及以下的所有嬰兒殺死。但黑落德王在公元前四年已經不在人世,耶穌不可能在黑落德王死後四年才出生,所以歷史學家相信耶穌起碼是公元前四年或以前出生。假如推算沒錯,《The End of Days》或一眾末世聖徒信眾應該以 1996 年或以前為限才對。

除了年份,基於同一原因,耶穌誕生的日子也不能考究,歷史學家推算應該在 9 月至 10 月期間,羅馬教廷是在公元 300 年後才定十二月廿五日為聖誕節,原因跟中國人的冬至有關。冬至是日最短夜最長的日子,往後的日子,日光會愈來愈長,黑暗會愈來愈短,訂定冬至日後一天為聖誕日,其實有重大象徵意義。冬至日原則上是十二月廿二日,但因為格里曆(Gregorian Calendar,即今天的西曆)的一年其實短了四分一日,每逢閏年會補加一日修正,導至冬至日有時會提早或延後一天,耶穌出生的晚上不可以是冬至夜,所以便順理成章地被『安排』在十二月廿四日了。

而另一個疑案是俄羅斯人的聖誕節要遲兩個星期,這又是曆法的計算問題。在公元 1582 年前,西方人採用的是儒略曆(Julian Calendar),當儒略曆運作了千多年後,羅馬教廷發現日期計算有嚴重偏差,發覺時已跟實際偏差十日,往後還會每一百年偏差一日。羅馬教廷即時重新修訂新曆法 — 格里曆,並把日子推後十日。但因為政治原因,羅馬教廷和東正教廷不咬弦,東正教並無即時採納格里曆,所以東正教今天的聖誕節比西方國家要遲約十四日。

439

又到聖誕

為什麼聖誕節是在十二月廿五日?肯定的是,這並非是耶穌誕生的『正日』,確實的降世日期已經不能考究了,十二月廿五日只是教會承襲下來的傳統,象徵性多於史實。為什麼聖誕節一定要在十二月廿五日呢?眾說紛紜,有的說是根據聖經記錄而推敲出來;有的說是跟天象有關,因為一年自十二月廿五日開始日會漸長、夜漸短,象徵著未來將逐漸光明的意思;更有的說是跟當年的羅馬政府有關。無論如何,為什麼偏要在十二月廿五日不可呢?不偏不倚地定在元旦前的第七天,是一年裡的最後一個節日,跟新一年只差一個星期。感覺上,聖誕節就像是求學時代那暑假前的最後一課,戲肉是:派成績表。給過去一年的努力來個總結,有的收穫的多,有的少,到底有人歡喜有人愁,考得不甚合意的,便只有寄望來年再接再勵。聖誕節就是那份幸福的成績表,一年的耕耘到底有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對不如意的人來說,也許,聖誕節其實是個難熬的晚上。

記得小時候的聖誕節是遙遠的,現實總及不上在圖書裡描寫的多姿多采,沒有聖誕老人、沒有聖誕樹、沒有七彩繽紛的裝飾、沒有聖誕大餐、沒有派對、沒有禮物。某年,父親買了一串彩色的閃燈掛在牆上,上下打上一小一大兩個三角形佯裝聖誕樹,大慨小時候豐富的想像力就是如此鍛練出來。一年過去了,聖誕節那一夜就在閃爍的燈光下渡過,期盼的熱鬧並沒有如願地兌現,只有在沉默的夢裡尋找矇矓的氣氛。

求學時期的聖誕節是矛盾的,節日是否過得精彩,要視乎許多環境因素。首先要看看人緣好不好,某某家裡搞了一個舞會,自己是否被邀請之列?為什麼連小春、大雄也有份,自己卻要悶在家?有幸被邀請了,還得要通過母親大人那一關:去那裡?是那兒的朋友?我是否認識的?他家裡有什麼人?跟誰一起去?在那兒幹什麼?什麼時候去?什麼時候回來?………. 就算沒有答錯一條題目,都要弄清楚衣櫃裡是否有一套見得人的便服,有沒有蘋果牌?有沒有 Addidas?這時候才發覺沒有階級虛榮的校服是多麼的可愛。一年過去了,聖誕節那一夜沒有舞會、沒有飲衫、甚至阿媽唔比去,唯有在無奈之中渴望快高長大。

現在的聖誕節是忐忑的。從家庭到群體、再轉變為個人的節日。不,應該是兩個人的節日,應該是的,但仍要視乎『環境』因素。無獨有偶,在一年三百六十五日裡,她偏偏會在平安夜當晚加班、上課、陪家人食飯、入醫院 ……. 明知是天花亂墜的借口,但都叫人不得不相信,總好過承認自己『仍未夠班』、自作多情、一廂情願。一年又過去了,聖誕節那一夜沒有約會,一個人在家反覆地聽著老掉牙的聖誕歌,平安夜的晚上,該寂寞的依舊寂寞。

320

虛擬祝福

小時候,我家每年冬天所收的聖誕卡,統統都掛在客廳那靠近鄰廈的一扇窗戶的百葉簾上。一片片溫暖自遠方寄來,賀卡上都寫滿親友的祝福問候,佳節漸近,所收的聖誕卡漸多,百葉簾最後像拼圖一樣,完全被色彩繽紛的聖誕卡覆蓋著,驟眼看像塗飾了一層簇新的牆紙。那時候,我會仔細地欣賞它們的圖案和設計,燕瘦環肥,精心挑選自己最愛的頭二三位。冬去春來,然後你我他各自忙起來,節日氣氛隨著積雪融化而變得無影無蹤,然而四季過後,大家又樂此不疲地交換賀卡,各路而來的祝福,再次在客廳的百葉簾上聚起舊來。

然而,每年所收的聖誕咭質素總有參差,說的不是設計,而是內容。有時候只有寥寥數字,甚至只有抬頭及下款,內容則交託給印刷公司預印的字句代辦。也許朋友還是熱情的,只是交遊廣闊,要一口氣寫這數十封信畢竟累人。無可奈何,只好排一個次序,不太熟稔的只能分得一個簽名及卡上預印的『Wishing you a Merry Christmas and a Happy New Year』,收信人除了知道朋友『仲未死』之外,究竟他現在活得怎樣?舊時的背痛好了沒有?資料一既欠奉,但見署名蒼勁有力,想來異鄉生活還是滿好的。

近年 e 卡盛行,這幾天電郵箱都收到親友的虛擬聖誕卡,按一下滑鼠的左鍵,屏幕上跑出了五花百門的動畫,嘻嘻哈哈地鬧了一會,最後催燦歸於平淡,然後消失得無影無蹤。一直對 e card 沒有多大好感,原因虛擬賀卡一直是寄存於供應商的侍服器內,給世上千萬用者分享使用,多了一點無厘頭,少了舊時的溫暖,它們沒有親筆簽名、沒有親切地交換近況、從來沒有把聖誕卡寄過來、也沒說過送給你,總之是留了言:『xx給你預備的聖誕咭做好了,自己來看吧,若不,六十日後會自動銷毀。』

閣下還有沒有收藏著初戀情人在某年聖誕節寄來的賀卡?不知道這種浪漫還可以延續多久,隨時代發展,連帶人情味也虛擬起來,聽說近年有公司搞網上祭祖1。這年頭,聖誕的祝福虛擬了、清明重陽的孝道虛擬了,農歷新年接近,何不也把拜年網上化?順帶附上閣下的戶口號碼,紅包請存入指定的戶口內,足不出戶,乾手淨腳。

 

  1. 網上祭祖 ─ 公司會聘人代辦掃墓、換花、燒衣、拜神等,全程錄像拍攝,如歷其境。

208

黑色聖誕

聖誕節是歐美全年消費額最高的季節, 節日未到,節扣廣告收了一堆。十月份,郵局已提醒市民提早郵寄節日禮品給海外親友,很難想像特快速遞流行的今天,還有人花兩個月去郵寄包裹。十一月份,已有朋友把手機鈴聲 set 做聖誕歌,大學的詩歌班已開始綵排,聖誕真的接近了。

這年的聖誕節,認識的朋友們都不太如意,聞說同事 E 合約在十二月中屆滿,續約無望,鐵定在聖誕前要「執包袱」;無獨有偶,堂弟也不幸地被 laid off,屆十二月尾約滿;聲還在失業,至新年前大概都是「量地」居多,原因沒有人會在佳節前後才「炒老闆魷魚」,連遠在美國的朋友 P 也來信表示不安,這年經濟不竟底下的聖誕,恐怕已變了黑色聖誕。

可幸的是,韋信工作及生活較安隱,還有一點兒好高騖遠,但這年的節日大概也是雞批相伴*,聖誕其實不好過,尤其是當你「約唔到人」的時候。

*詳見第廿一期 https://www.cchu.com/?p=71

62

朋友,你寂寞嗎?

小弟的專業是圖書館科學*,認識我的朋友大都知道,然而本人主修的是資訊存取﹝Information Retrieval﹞,卻不是太多人知曉,資訊存取較接近人工智慧學及認識科學﹝Cognitive Science﹞,跟傳統的圖書館學略有不同。其中一項偉大的發明是『能從單一關鍵詞化出一堆學問來』的搜尋器,你說厲害嗎?

是日聖誕節前夕,在圖書館裡忙了一整天,歷史性首次到打烊才下班,原因是早前應承了的會議記錄,死線﹝deadline﹞正迫在眉睫,翻開記事簿,當日記下的會議事項只有寥寥數字,連累今天從早到晚便托著頭,對著這幾個『關鍵詞』來幻想整個會議內容。話說回來,會議記錄一點也不易做,寫少了恐怕會被館長大人怪責,寫多了,筆下人或許會做得半死;或多或少,中間點實不好掌握。

是晚健身後回家,正好遇上平安夜封路管制,巴士站跑了到老遠的地方,沿漆咸道走,成相成對的伴侶擦身而過,勞力回憶,似乎不太記起何曾有過難忘的聖誕節,吃著路旁買的雞批,權充聖誕大餐,這年的平安夜沒有別人相伴,孑然一身,但心裡其實不太寂寞。

*本人愛稱之為『圖書館科學』,有別於一般人稱『圖書館管理』,乃是對資訊存取的一份執著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