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埗地名大挪移

某日在谷歌地圖上找一處位於深水埗的地方,赫然發現兩個很古舊的地名,分別是菴由和元洲(見圖一)。小弟在深水埗長大,但從來沒聽過菴由和元洲這兩個名字,元州邨倒是很熟悉,但元州邨接近長沙灣區,跟地圖上的元洲相距頗遠。

首先,我們調查一下菴由和元洲這兩個地名的歷史背景,以及其地理位置,看看是否谷歌地圖出錯。根據維基百科記載1

『(元洲村)位於深水埗北部,其附近有三條村,分別是東南的田寮村、西面的菴由村,以及西北的馬龍坑村 …… 元洲東面有溪流,流往原深水埗的北面,這條涌最後變成今日的南昌街渠。』

元洲的位置解釋得很清楚,位於深水埗北部,南昌街以西,菴由村以東,正正就是谷歌地圖所標示的位置, 即是今天高登/黃金商場的位置。 菴由村及田寮村於上世紀二十年代,因港英政府大力發展深水埗區時遭清拆,元洲村變成了今了的元州街,後來元洲街隨著長沙灣填海而被延長。菴由村及田寮村也變成了菴由街及田寮街,及後在 1930 年再改名為今天的福華街及福榮街2,也就是說自 1930 年起,便再沒有人提起過菴由及田寮這兩個地方名,直至菴由從谷歌地圖上冒出來為止。

說到這裡,你會發覺原來『元洲』這個地方被移位了,移至今天元州邨的位置(見圖一圖標)。上文述及,元洲街隨著長沙灣填海而被拉長至今天的長沙灣區。而在 1969 年落成的元州邨,原名本來叫『元洲街政府廉租屋邨』或簡稱『元州街邨』,亦即是『位於元州街的屋村』,但後來在約定俗成下再簡化成『元州邨』3。在《404 香港不存在的角落(二):佐敦》如此說:

在語文習慣上,有時候會把後面的詞組簡化掉,例如我們會把『彩虹邨』簡化成『彩虹』,而今天的『上水』也是由『上水圍』簡化而成。以此推斷,『佐敦道碼頭』也許早在數十年前已經在口語上被簡化為『佐敦』。

也就是說元州街邨也被簡化作元州邨,跟從前的元洲村混淆了。

然而,深水埗區地名近年也被無辜移位,罪魁禍首又是地鐵公司(見《404 香港不存在的角落(三):天后》),幸好深水埗居民仍未被錯誤標示的地鐵站名所混淆。你不難發覺長沙灣站其實不在長沙灣,而是在深水埗區; 位於長沙灣中心地帶的地鐵站卻變成了荔枝角站,也就是說荔枝角站根本不在荔枝角。究竟正確的荔枝角在哪裡?根據一幅 1908 年的英軍地圖所標示(見圖二),荔枝角的西北方標示著『Kau Pa Keng』,中文名字叫『狗爬徑』,這條村今天仍在,就是九華徑村4。圖中通往狗爬徑村的路仍在,就是青山公路。心水清的你,應該知道地圖所標示荔枝角的位置,就是今天的港鐵美孚站。

  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元洲
  2. 《街名 有典有故》
  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元州邨
  4. 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cu0001/20180301-68027
圖一:元洲、菴由及元州邨的地圖標記,圖片來源:谷歌地圖
圖二: Ngon Shun Chau (or Stonecutters Island) to Brothers Pt. 1908. 圖片來源

471

 

404 香港不存在的角落(四):葵芳

早前因事到葵涌一趟,因對該區不熟,召了的士並說出了目的地。司機聽罷,回了句:噢!葵芳。這勾起了我的好奇,究竟應該是葵涌還是葵芳呢?翻查資料,原來葵芳並不是一個正式的地名,許多地圖也沒有標示『葵芳』這個地名,原來又是一個 404 不存在的角落。

據維基百科記載,葵芳『位於香港新界南部,葵興以南、荔景以北、青衣橋以東、大連排工業區以西』1,是七十年代的新填海區域,假如說葵芳屬葵涌區,這只能說對一半,政府確實把葵芳新填海區撥歸葵涌區管轄;然而在歷史上,這個區域從來不屬於葵涌村範圍。在填海以前,葵芳是葵涌村對出的一個海灣,根據一幅 1908 年的英軍地圖所標示(見圖一),該海灣名字叫:『Lap Sap Wan』或『Gin Drinker’s Bay』。Lap Sap Wan 就是『垃圾灣』的英文名稱,依譯音的格式來看,地名本身是中文名稱。而 Gin Drinker’s Bay 也有一個中文譯名稱作『醉酒灣』,因英文名稱指明『Gin Drinker』比『醉酒』更為仔細,相信 Gin Drinker’s Bay 的來源是英語。有趣的是,『垃圾灣』和 Gin Drinker’s Bay  兩個名字差不多在同一時間出現,但兩者卻沒有任何關連。

關於『醉酒灣』的源考文獻不多,在網上找到一篇《信報》的掌故文章如是說:

『據聞以前常有海盜在淺灘上飲酒,藉醉殺人,故便以醉酒命名此灣,政府欲建設此地前,曾請師傅來看風水,風水師指此地陰氣煞氣皆重,風水差,不宜建設民居或工廠,故政府便在此地建墳場,後又在此堆填垃圾。有學者則指,當年港島外籍居民,常駛遊艇來此處度假,飲酒狂歡,故稱此地為醉酒灣,真偽今已難以稽考。』2

根據一份 1815 年的英軍地圖(見圖二),當時未有『醉酒灣』或『垃圾灣』標記,但在不遠處的荃灣(舊稱全灣或淺灣),卻標示著 Pirate Harbour,可見『海盜在淺灘上飲酒』有其根據,但海盜(即張保仔之流)是否特別鍾情西洋氈酒(Gin)呢?這要由讀者們自行判斷了。而『當年港島外籍居民,常駛遊艇來此處度假,飲酒狂歡』則可信性甚低,如前文所述,『醉酒灣』一帶屬海盜出沒處,加上垃圾囤積(見下文),相信外籍居民不會選擇來此度假狂歡。順帶一提,1815 年香港未被割讓給英國,更甚者,英國人其實未準靠岸(見《瀑布灣與鴉片戰爭》),相信當時香港未有太多『外籍居民』可以駛船到醉酒灣渡假。

另一個名稱『垃圾灣』,當中的『垃圾』其實有雙重意思,其一是大家都懂的廢物 ——『垃圾』;另一個意思源自英語『Junk』,其實指中國帆船3。在這裡,兩個意思並無抵觸,原因是當時的醉酒灣附近是一個船隻拆卸場4,跟今天的劏車場大同小異,只是拆車和拆船的分別,拆下來的零件及材料則賣給本地及外地的船廠,餘下來沒用的廢料則成了海上垃圾,後來醉酒灣更索性變成廢物傾卸區5。根據資料顯示,自 1861 年開始,已有船隻由海外運到香港進行拆卸4。而在 1815 年的英軍地圖(見圖二),在長沙灣一帶標示有 Junk Town 及 Junk Repairing 的名字,意謂在十九世紀初已有船廠在該處營運。

然而,醉酒灣拆卸場其實要到二十世紀中期才開始營運,早期的船隻拆卸場在不遠處的長沙灣,後來拆卸生意日趨龐大,才延伸至醉酒灣。在此以前,醉酒灣究竟有沒有垃圾呢?這點難以查考。可是,我在舊檔案找到另外兩幅地圖,一幅是 1922 年的英軍地圖(見圖三)及 1935 年的香港地圖(見圖四),它們不約而同地標示『垃圾灣』位於荔技角附近,這跟上述長沙灣拆卸場的位置十分吻合,可能早期的『垃圾灣』跟『醉酒灣』並非同一地點,只是後來拆卸場擴充了,『垃圾灣』才伸延至『醉酒灣』。

  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葵芳
  2. http://www1.hkej.com/dailynews/culture/article/1280254/荃灣與醉酒灣傳說
  3.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unk_(ship)
  4. https://industrialhistoryhk.org/ship-breaking-hong-kong-post-ww2-to1961/
  5. https://www.grs.gov.hk/ws/erp/gdb/gdb.html
圖一: Ngon Shun Chau (or Stonecutters Island) to Brothers Pt. 1908. 圖片來源
圖二:Entrance to the Chou-Kiang or Canton River From The Outer Islands To Lintin Surveyed By Capt. D. Ross Bombay Marine 1815. 圖片來源

圖三:Hong Kong / [London] : War Office / 1922. 圖片來源 : Hong Kong Central Library.
圖五:醉酒灣拆船場照片 [1961]. 圖片來源
470

南蠻與西洋

早前到京都遊覽,住進四条通附近的三井花園酒店,在轉角的地方,豎立了一個告示牌,原來那裡是南蠻寺的遺址。以當年南蠻寺的規模來說,也許我當日留宿的地點,就是當年南蠻寺的所在地。南蠻寺其實就是天主教堂,歷史可以追溯至 1555 年織田信長年代,當年信長準許耶穌會的傳教士在京都興建教堂,但當織田信長死後,豐臣秀吉開始鎮壓天主教,及至德川家康時更加變本加勵,把殘存的日本天主教連根拔起。1622 年的京都大殉教,德川家康的兒子秀忠在京都豎起 27 個十字架燒死了 52 名教徒,殉教者被割下耳朵送到南蠻寺的傳教士手上。無可奈何下,最後一批教士終於流淚離開京都,南蠻寺隨即被拆卸,今天只留下一道石碑及『此付近南蛮寺跡』幾隻字,但當中天主教在京都的幸酸歷史,並不是那寥寥數字可以形容。還幸狩野元秀留下了一幅《京都南蛮寺圖》,令我們得知曾經有一坐宏偉的京都南蠻寺,以及她悲壯的歷史。

當年天主教堂被稱為南蠻寺,而天主教則被稱為南蠻宗,情況跟中文字的『洋』及『番』差不多,『洋葱』跟『葱』是兩種不同的品種,照字面上說,洋葱是西洋人帶來的東西。維基百科如此說:

18世紀時,《嶺南雜記》記載洋蔥由歐洲白人傳入澳門,在廣東一帶栽種。1

另外番茄、番邦、老番,也是從西洋來的物事。然而,『南蠻』本來不是西洋的意思。有一說是因為西洋人衣著奇特而被貶稱為南蠻2,這個解釋其實不正確。根據日語字典解說3

なんばん【南蛮】〈国〉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called m Japan between the late-Muromachi and early-Edo periods)•東南アジア諸国.室町時代末期から江戸時代初期 までの呼称.

由此可見,自江戶時代開始,南蠻其實指印度以東一帶的東南亞國家。但因為西方列強在東南亞地區設有殖民區作貿易轉口站,所以當時來往西方國家及日本的貿易,都是經東南亞地區作轉口港,並稱為南蠻貿易。連帶引進至日本的西洋玩意都冠以『南蠻』稱呼。除了南蠻寺及南蠻宗外,還有南蠻菓子,亦即西洋甜品;在宮崎縣有一道名菜叫南蠻雞,其實是炸雞,但因為用了西方的他他醬(當地稱為南蠻漬),所以算是『南蠻』料理。

  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洋葱
  2. 見《太陽報》<朗談日本:南蠻料理
  3. 山口百々男(2014):《和英:日本の文化・観光・歴史辞典【改訂版】》,三修社,328 頁
《京都南蛮寺圖》狩野元秀.1578 年,現藏於神戸市立博物館。圖片來源:city.kobe.lg.jp
南蛮寺遺址石碑。圖片來源:wchu.com
在日本發售的急凍食品《南蠻雞》。圖片來源:amazon.co.jp

469

本土地名的正字迷思

近年本土意識抬頭,愈來愈多人去關心本地歷史,甚至翻查典籍去找出地名的源頭,然後指出某地名本來的所謂『正字』。小弟在劣作《路過大埔要大步走?》中提及:

常常有人喜歡尋根問底去研究哪一個才是正字,我一直避免去回答這類問題,因為開埠前的香港人九成九都是文盲,說大 Bou 一定沒錯,但究竟哪一個才是正字呢?就算閣下能夠穿越時空,回到蜑民採珠的年代,他們也不可能告訴你應該是步、埔,還是埠。

翻查舊檔案去研究古地名的正字,有時候只是在好心做壞事。例如在《『芒角』、『亡角』還是『網閣』?》一文中提及有人嚐試考證旺角的原名,只因為筆者在舊典籍中找到『亡角』及『網閣』兩個名字,便一口咬定旺角從前稱作『亡角』及『網閣』,這是一個典型地誤把馮京當馬涼的例子。

上回說過大埔的『埔』,今天也繼續研究這個『埔』字,現時許多帶『埔』字的香港地名其實是寫錯字。在《》一文中說過大埔就是大碼頭,不是因為看見老虎而要大步走。在《漢語大辭典》中記載『埔』的解釋為:

【埔頭】方言。碼頭;交通便利的商業城市。 清 王韜 《歐洲各都民數》:“四海之內遍設埔頭, 歐洲人足跡遍於天下,所至即思兼併。” 清 王韜 《宜索歸澳門議》:“ 葡人遂立埔頭於香山縣之濠鏡 ,此萬曆七年間事也。

說『埔』是碼頭,其實有根有據。然而,舊時本地人文化水平不高,往往混淆了『埔』及另一個同音字『莆』(原字為『甫』,音補),許多不是碼頭的地方也會錯用上『埔』,其實本字應該為『莆』。在《漢語大辭典》中如此說:

1.大;廣大。參見“ 甫田 ”【甫2田】古澤藪名。《詩‧小雅‧車攻》:“東有 甫 草,駕言行狩。” 鄭玄 箋:“ 甫 草者, 甫田 之草也。 鄭 有 甫田 。” 陸德明 釋文:“ 鄭 音‘補’,謂 圃田 , 鄭 藪也。” 朱熹 集傳:“今 開封府 中牟縣 西 圃田澤 是也。

舉例說,位於銅鑼灣的『掃桿埔』,本字應該屬『莆』,原因『掃桿』是一種名叫崗松的灌木,村民喜歡用來作掃把之用,所以稱之為掃桿或掃管,而『莆』的本字為『甫』,有『大』的意思,慣常用於『甫田』(即大田)一詞,廣東人有時候會劃蛇添足,喜歡加上偏旁部首變成了『莆』字,與『圃田』互通。某些文章指『埔』為廣濶,又說從前『「埔」多被寫成「莆」』,其實是本末倒置的說法。

位於大埔九龍坑的南華莆村,是少數仍然使用『莆』字的村落,意思指從前那裡是一片很大的田原。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468

404 香港不存在的角落(三):天后

天后雖然屬於銅鑼灣區,但天后和銅鑼灣漸漸變成了兩個不同地方的代名詞。一般人約定俗成的天后區是維多利亜公園以東至北角一段,那裡食肆林立,是一個美食天堂; 而銅鑼灣區則是維多利亜公園以西,崇光百貨公司一帶,兩個地區跟地下鐵路的銅鑼灣站及天后站位置吻合,典型地因為香港地鐵站而被民間規劃出來的獨立區域。天后本身並不是官方的行政區域,也不存在於地圖上。然而,有趣的是,從前銅鑼灣(約定俗成在崇光百貨公司一帶,下同)原來不叫銅鑼灣,而舊時所指的銅鑼灣其實就是今日天后的位置。更有趣的是,香港島曾經以天后的舊名字命名,要不是當年英國人失魂,把香港村拿來稱呼香港島(見《香港為什麼叫香港?》),或許今天香港會以天后的舊稱來命名。

翻查資料,今天的銅鑼灣區在開埠初期稱為東角(見《西角、東角、北角》),今天銅鑼灣東角中心門前有一條小道通往世界貿易中心,名字叫『東角道』,就是未填海前的東角遺留下來的痕跡。而當時銅鑼灣的中心地帶,其實就是今日的天后區,你不難發現一些早年規劃的社區設施統統都在天后區內,例如銅鑼灣街巿、銅鑼灣社區中心、銅鑼灣消防局等等,可見『銅鑼灣』被移到崇光百貨公司一帶其實只是近三四十年的事。反而今天的銅鑼灣區,曾經有一段時間屬灣仔區,開埠時期的『四環九約』中的『下環』,就是今日的灣仔,範圍包括銅鑼灣。時至今日,有些小巴司機仍愛以舊地名 ——『灣仔大丸』—— 來指銅鑼灣糖街的小巴總站。舊大丸百貨公司位於糖街後面的記利佐治街,用今日的區域概念來理解,以『灣仔』來稱呼這個地方,份屬『老點』。

雖然天后這個名字是因為當年地鐵站規劃而被創造出來,但這個名字卻非憑空想像出來。故名思義,天后乃以大坑天后廟道的天后廟而得名,而這個天后廟又牽連到一個更古舊的地名 —— 紅香爐。根據饒玖才的《香港的地名與地方歷史》裡提及:

『位於昔日銅鑼灣東南部海旁的天后廟,初由九龍灣蒲崗村民戴氏家族倡建,其確實年代無可考 ⋯⋯ 戴氏家族原為廣東客家人,後遷居九龍灣,他們經常駕艇到銅鑼灣一帶割水草。據傳說,某次他們在該處岸邊拾得一紅色的木製香爐。將其置於岸邊。後查為潮汕商船供奉之物,因搬運時不慎流失,漁民將其送還商船。不久商船遇風沉沒,香爐又再飄回銅纙灣,漁民認為是天后顯靈,故集資建廟以供奉天后,而香爐亦成「鎮廟之寶」。』1

可見紅香爐這個地名跟天后廟有直接關係,而且是先有天后廟才有紅香爐這個地名,而天后廟後的紅香爐峰,這個名字則一直沿用至今。據前香港歷史博物館總館長丁新豹博士研究所得,紅香爐天后廟的歷史可以追溯至清朝道光年間2。然而,紅香爐這個地名卻早於康熙四十三年已經出現3,以邏輯推斷,天后廟也應該早在康熙年間已經存在,要不,以上紅香爐的典故只能屬訛傳。

據 1841 年的人口普查資料顯示4,紅香爐村只有 50 人,一般沿海地圖都不會去記錄這條小村,所以在遷界以前(見《曾令香港沉淪的遷界令》)紅香爐村是否存在不得而知。直至康熙年間,因為海盜猖獗,加上西方列強虎視眈眈,清朝廷在紅香爐設置汛站,而『紅香爐』這個地名便開始出現在沿海海防地圖上。因為清朝的沿海圖比較重視防務,大多著重記載汛站而忽略民間村落,所以有一段時期紅香爐水汛成為了香港島的代名詞,箇中原因很簡單,當時清廷視香港為邊防要塞多於商貿港口(見《西貢與屯門:東與西的微妙關係》)。閩浙總督顏伯燾在道光廿一年的奏摺中有說:

香港為商船內駛必由之路,其島曰紅香爐,上有營汛居民,並非偏僻小島可比。』5

那時候鴉片戰爭正打得如火如荼,假如當年《南京條約》由清方擬定,難保香港不會被正名為『紅香爐』,也就是今日的天后。

  1. 〈銅鑼灣的變遷〉.《饒玖才香港的地名與地方歷史》.饒玖才.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11 年初版
  2. 紅香爐與紅香爐天后廟
  3. 紅香爐水汛
  4. Hong Kong Gazette, No.2, 15 May 1841
  5. 引自文慶等(編):《道光朝籌辦夷務始末》(北京:故宮影印本,1930年)卷30,頁17。
清《廣東沿海統屬圖》顯示沿海的紅香爐汛站。圖片來源:海事處網站。
清《七省沿海全圖》標示香港島為『紅香爐山』。圖片來源:美國國會圖書館。
《新安縣誌》的香港地圖,圖中有標示『紅香爐』。
時至今日,仍有不少小巴司機以『灣仔大丸』來稱呼銅鑼灣崇光百貨一帶範圍。圖片來源:東方日報。
現存最早的天后廟照片,拍攝於 1868 至 1871 年之間。圖片來源:John Thomson

467

404 香港不存在的角落(二):佐敦

喜歡看早前 ViuTV 的《404 不存在的國落》,它是一個介紹在地圖上不存在的『國家』的旅遊節目。小弟忽發奇想,也來個東施效顰,寫一下《404 香港不存在的角落》,介紹一些廣泛使用的本地地名但卻不存在於地圖上。

首先要介紹的是西環。自從香港開埠初期開始,『西環』這個地名已經存在,但『西環』從來不是一個官方的行政區域。西環源於十九世紀中期的『四環九約』,四環就是指西環、上環、中環及下環,但是所謂『四環』只是當年華人約定俗成的名字,從來不是港英政府的行政區域,所以坊間『西環』的英譯名出現過不同版本,鬧出不少笑話。關於西環的故事曾在拙作《西環與西營盤》(已改標題為《404 香港不存在的角落(一):西環》)裡提及,不在這裡重覆了。

另一個地方是佐敦,佐敦並非官方的區域,行政上屬油麻地範圍。雖然佐敦是地鐵站名稱,但佐敦這個名字並不是因為地鐵站而開始被廣泛採用,其實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佐敦已經是一個繁盛的區域,比地下鐵路還要早五十年。早在 1933 年佐敦道碼頭啟用,因當時未有過海隧道,佐敦道碼頭成了來往港九的交通樞紐,相對帶旺了佐敦道一帶的經濟,咕喱館、茶樓、士多、戲院等行業都集中在佐敦道一帶。九龍巴士公司在佐敦道碼頭設有總站,開辦多條來往九龍及新界巴士線,遠至元朗、屯門及上水。翻查資料,自 1947 年開始已經有來往文錦渡及佐敦道碼頭的 15 號線1,而以佐敦道為終站的小巴線也始於六十年代,可見『佐敦道碼頭』成為普遍使用的地名,已有八十年歷史。

至於『佐敦道碼頭』有沒有被簡化成『佐敦道』,甚至『佐敦』呢?我在一幅舊巴士照片中,看到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當時來往佐敦道碼頭及牛池灣的 14 號線,中文的『碼頭』被縮小了,驟眼看就是『佐敦道』; 而英文的『Road Ferry』二字亦也被縮小了,變成單字『Jordan』。這個現象又要算到語文習慣的頭上,原來地名一般由多個詞組組成,例如『銅鑼』『灣』,便是由兩個不同意思的詞組組合而成。『佐敦』『道』『碼頭』是由三個詞組組成。在語文習慣上,有時候會把後面的詞組簡化掉,例如我們會把『彩虹邨』簡化成『彩虹』,而今天的『上水』也是由『上水圍』簡化而成。以此推斷,『佐敦道碼頭』也許早在數十年前已經在口語上被簡化為『佐敦』。

約定俗成下的『佐敦』介乎油麻地及尖沙咀之間,雖然今天不是一個行政區域,但在本地歷史上,卻曾經是一個有文獻記錄的地區。根據 1820 年編印的《新安縣志》記載:「尖沙嘴迤北,有山樑一座,名曰官涌,恰當夷船脊背之上,俯攻最為得力」。官涌曾經駐有守兵,稱為官涌汛,並設有官涌炮台。1839 年林則徐曾經帶領守軍成功擊退英兵,史稱官涌之戰2,是清政府在鴉片戰爭中鮮有的一場勝仗。後來,英國人殖民九龍半島之後,剷平了官涌山,炸毀了官涌炮台,自始官涌變成了歷史名字,然而位於寶靈街的官涌巿政大廈卻仍然使用舊名,為當年官涌之戰留下了一點歷史痕跡。

  1. http://www.681busterminal.com/north_legend06.html
  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官涌之戰
『佐敦道碼頭』被簡化成『佐頓道』,英文地名仍舊是『Jordan Road Ferry』。圖片來源:網上圖片
『佐敦道碼頭』被簡化成『佐敦道』,英譯地名則被縮成『Jordan』。圖片來源:網上圖片
『佐敦道碼頭』被簡化成『佐敦道』,英譯地名則被縮成『Jordan』。圖片來源:網上影片
『彩虹邨』被簡化成『彩虹』。圖片來源:網上圖片
官涌巿政大廈。圖片來源:Google Street

466

路過大埔要大步走?

香港出現在正式的文獻上,始於英國人殖民前後。在這之前,只有零碎的文獻記載在《新安縣誌》等地方志裡頭。顧名思義,《新安縣誌》是記錄整個新安縣的地方,而在開埠以前,香港只是一個連名字也沒有的漁港。所以,研究本地掌故,除了翻查地方志外,其中一個方法是靠口述歷史,就是訪問老一輩的原居民,記錄他們記憶中的本土歷史。然而,這種口傳歷史許多只是以訛傳訛的傳聞,不一定真確。舉例說,大埔這個地方舊稱為大步,在維基百科中如此記載1

大埔古稱大步,因為當時大埔為大森林,路過者因恐懼有猛獸出現,紛紛大步而過,所以該地被稱為大步。直至近代,該地才雅稱為大埔。

這個傳說也曾收錄在葉靈鳳的《香島滄桑錄》2中:

據當地的民間傳說,舊時大埔本為一廣大之森林,林木深邃,野獸出沒,為害行旅,因此行人走近這一帶,大家必定互相警戒要跨大步趕快走過去,久之這一帶遂被名為大步。

這個傳聞理據十分薄弱,因為舊時香港不單只有大埔才是森林,不單只有大埔才有猛獸出現。根據記錄,上水、粉嶺、沙田、荃灣,以至島嶼 —— 赤柱、大嶼山、離島都曾有華南虎的記錄3,可見華南虎的蹤跡基本上遍布全香港,看不見只有大埔才需要『大步走』的理由。大埔原居民錯誤理解『大步』為大步走,原因是他們不明白『步』有碼頭的意思,這個步跟埔和埠(音步)都指碼頭,『大步』就是大碼頭,後來因為與步行的『步』時有混淆,所以加了一個『土』旁以資識別。

『大步』這個名稱最早出現在明代的《粤大記》上,距今四百多年,在一幅廣東沿海圖上標示了『大步頭』及『可泊颶風』,意謂颶風來臨時大步海(即今天的吐露港)可當作避風港。雖然『大步頭』最早出現在明代,但大步海的民間活動記錄卻可追索至唐代開元年間,遠超過口述歷史能夠相傳的能力。當時在大步海(舊稱媚川都)的採珠業非常蓬勃,受到縣政府甚至朝庭的關注,那時候蚌珠除了是名貴飾物之外,還有藥用價值。蚌珠由蜑民潛水開採後,經內河船運往中原,甚至上貢朝庭。由此可見,大步海必然是商船來往頻繁的水域,那裡建有大碼頭十分合理。

其實華南地區使用步、埗、埔、埠為地區名十分普遍,例如大埔、黃埔、深水埗、米埔、大澳的石仔埗等等,他們都是碼頭,只是廣東人有時喜歡把尾音變調為第二調(埗)或第三調(埔)。在深水埗有一家『深水埔街坊會小學校』,那個『埔』並非錯字也非古字。常常有人喜歡尋根問底去研究哪一個才是正字,我一直避免去回答這類問題,因為開埠前的香港人九成九都是文盲,說大 Bou 一定沒錯,但究竟哪一個才是正字呢?就算閣下能夠穿越時空,回到蜑民採珠的年代,他們也不可能告訴你應該是步、埔,還是埠。

  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大埔_(香港)
  2. 〈大埔墟的今昔〉.《 香島滄桑錄》. 葉靈鳳著. 中華書局. 1970年初版
  3. 〈香港的老虎〉.《 香港方物志》. 葉靈鳳著. 中華書局. 1958年初版
《粤大記》・廣東沿海圖,右下角標示『大步頭』及『可泊颶風』。
深水埔街坊會小學。圖片來源:Google Street

465

為什麼中國象棋有象?

中國象棋裡頭有隻棋子十分有趣,那隻棋子就是『象』。大家有沒有想過中國象棋中為什麼會有『象』這隻動物呢?要知道棋盤儼然是戰場的縮影 −− 兩軍對壘,有將、有帥、有車、有馬、有砲、有兵、有卒,但是『象』從來不是中國人會拿來打扙的動物,除了象牙會用來製成名貴雕塑品外,我想不起象在中國文化歷史中有任何位置。那麼中國象棋中的『象』從何而來呢?這個問題要追溯到象棋的源頭:恰圖蘭卡。

原來全世界的象棋都源自印度1,印度象棋首先傳入波斯,名叫 Shatranj,後來輾轉西傳至歐洲,成為今天的國際象棋。而中國象棋在恰圖蘭卡出現後三百年左右,因為唐代開通了與波斯交流的河西走廊而傳入到中原地帶,開始出現以恰圖蘭卡為藍本的象棋 −− 寶應象棋2,那就是今天中國象棋的鼻祖。大家應該知到大象在印度文化中擁有重要的地位,而印度人也常用大象作為戰爭武器,所以『象』這隻棋子在恰圖蘭卡已經出現,名字叫 Gaja,走法跟中國象棋的『象』一模一樣,都是斜行兩格,可謂忠於原著。

既然中國象棋和國際象棋都源於恰圖蘭卡,我們不難發現兩者擁有相似的地方,例如馬及車(Rook)的走法基本上一樣,步兵(Pawn)跟中國象棋的兵卒都是只能逐步向前進攻,不能後退。然而,比起相同之處,我發覺中西象棋的差異更有興味,可以窺棎出兩地文化特別的地方。首先西方國家沒有大象,所以『象』這隻棋子被淘汰掉,換成了教皇(Bishop),可見基督教對西方文化有重大影響,這現象完全反映在棋盤的演變上。另外,中國象棋的『仕』也十分忠於原著,也是向斜走一步,在印度的恰圖蘭卡稱為 Mantri,類似中國的丞相。因為中國象棋的『王』被降 Grade 為將/帥,而丞相職位比將軍要大,所以順理成章地,丞相也要被『降職』,而中文裡頭的『仕』指官,泛指文官,論語有云:學而優則仕,就是中國象棋裡頭的『仕』。然而,在國際象棋裡,Mantri 則演變為『皇后』這隻棋子,這個變化十分有趣,因為東方文化父權色彩甚為濃厚,象棋裡頭所有棋子都是男性,但西方象棋裡卻冒出了獨一無二的女性角色 −−皇后(還要是一枚重要的棋子),恰恰說明了兩地文化的差異。

  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haturanga
  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寶應象棋
現存在紐約 Brooklyn Museum 的古度印象棋 Gaja(象) 棋子。圖片來源:Brooklyn Museum

464

是漢人、唐人,還是華人?

前文提及,『漢』、『唐』及『華』其實都代表中國,外地僑胞常會自稱『漢人』、『唐人』或『華人』,中國人在外地聚居的地方都叫『唐人街』,今天大多都會改稱華埠或中國城。『漢』、『唐』、『華』看似是同義詞,但從微觀角度來看,它們的意思其實不一樣。舉一個例子說,在外地華人圈子中,大家認同自己是華人,但假如說大家都是漢人,或許會有位來自北方的朋友說自己其實是滿族後裔。

然而,漢人有別於華人,並非自古以來的事實。『華』早在漢朝以前已經出現,意思是中原華夏民族,亦即『中華』一詞的來源,族群其實跟漢族大同小異1。有趣的是,『華』本來並無族群的意思,大意是指中原地方(相比外邦胡人)比較文明及繁華,所以用『華』來形容這個地方。古籍中一直有以『華』來表示漢族人,例如前文引過的《鄭開陽雜著》中有提及漢城內『一依華制』。漢族即是華族,這個關係維持到民國時代為止,當年孫中山主張五族共和2,『華』被賦予包含滿、漢、蒙、回、藏五大族的新定義。在此以前,滿漢之間,理應是有等級的。由此可見,『華人』(以現今定義來說)應該是 1911 年以後的事了。

那麼漢人和唐人又有沒有分別呢?首先,以歷史時序來說,漢人比唐人早出現,『漢』『唐』二字所表示的民族範疇也有分別,這件事源於國土不斷整合,胡人不斷漢化有關。漢朝之前是秦朝,秦之前是春秋戰國時代,正宗『七國咁亂』。當秦國統一了天下之後,順理成章地,齊人、楚人等都要統稱為秦人,及後變為漢人,這是實際的社會變化需要,但為何不是秦人名流青史呢?這是除了國土整合的因素外,還有政制及宗教的大整合,儒、釋、道在中國流行了二千多年,都源於漢室的大力推行所致。

唐朝也是經歷過一場民族大整合後才建國的。隋唐以前是五胡十六國年代,比『七國仲亂』,當中除了漢族外,還有匈奴、羯、鮮卑、氐、羌等外族。當隋唐再度整合了中國後,也需要以『唐人』來代表大融合後的新生民族。一如上文所說,『唐人』這個名稱一直沿用至近代,所以不論遠近。海外華人聚居處都叫唐人街,據清.《琉球國志略》卷四記載:

賜閩人三十六姓3居之,不他徙;故名唐營,亦稱營中。後改唐榮,以村中貴者爲總理唐榮司。

而 1673 年納蘭性德所著《淥水亭雜識》裡也說

日本,唐時始有人往彼,而居留者謂之大唐街,今且長十里矣。

另外清代顏斯綜之《南洋蠡測》亦記載星忌利坡(即新加坡):

有唐人墳墓記梁朝年號及宋代咸淳

雖然嚴格來說『漢』『唐』『華』各自擁有不同年代和不同族群的背景,但在外邦人眼中,它們都代表中國,就像漢方及唐揚一類詞語,並無細分當中的族群分別,反而常見『漢』『唐』『華』交錯使用,例如《明史》卷 324 〈真臘國〉裡說:

唐人者,諸蕃呼華人之稱也,凡海外諸國盡然

然而,『漢』『唐』二字用法,原來也有細則。據宋.朱彧《萍州可談》云

漢威令行於西北,故西北呼中國為漢;唐威令行於東南,故蠻夷呼中國為唐

這說法跟歷史吻合。陸上絲綢之路由漢朝張騫出使西域開始,而海路經商則由唐代在廣州設立巿舶司(即今天的海關)開始,唐文化對日本的影響,無論在語言、習俗、文化上均可見一斑,所以日本及南海各蕃屬國都稱中國為『唐』,這是可以理解的。

  1. https://zh.wikipedia.org/zh-hk/华夏
  2. https://zh.wikipedia.org/zh-hk/五族共和
  3. https://zh.wikipedia.org/zh-hk/閩人三十六姓,乃明朝賜予琉球國的中國福建人。
1971 年李小龍電影《唐山大兄》,片名意思是來自中國的大哥,故事講述李到泰國工作後所遇到的不平事,可見當年海外華人仍愛以『唐山』來稱呼中國。來源:網上圖片。

464

漢城 vs 唐人街

到日本旅遊,常常會遇見傳統中國文化的痕跡,小弟曾經在《『新』的啟示》中說過『新』的發音仍然保留了舊有的『h』音,就是一例。箇中原因是傳統文化往往因為本土政治、社會等種種變遷源由而逐漸消失,反而傳統文化則在外地被保存了下來。今天,我們再研究幾個日本漢字,來看看它們背後跟古代中國千絲萬縷的關係,他們就是『漢方』、『唐揚』及『中華料理』,當中的『漢』、『唐』及『華』其實都代表中國。『漢方』就是中國的(醫藥)方劑,『唐揚』指中國方式的炸物,而『中華料理』就是中國菜。

使用『漢』、『唐』及『華』,並非日本人專美,外地僑胞常會自稱『漢人』、『唐人』或『華人』,所以從前中國人在外地聚居的地方都叫『唐人街』,今天大多都會改稱華埠。然而,不說不知,唐人街從前也有採用過『漢』這個字,那就是今天南韓首都的舊稱 — 漢城。記得十年前漢城要改稱首爾時,曾經經歷過一場不大不少的外交風波,但南韓政府堅稱該國從來沒有替首都訂立一個正式的中文名字,有輿論說這是南韓政府去中國化的舉動,因為漢城原意是中國的附屬城巿的意思。那麼我們來翻一翻書,看看古籍裡如何敘述『漢城』:

《唐書》卷二百二十‧列傳第一百四十五‧東夷

『高麗,本扶餘別種也.地東跨海距新羅,南亦跨海距百濟,西北度遼水與營州接,北靺鞨.其君居平壤城,亦謂長安城,漢樂浪郡也,去京師五千里而贏,隨山屈繚為郛,南涯浿水,王築宮其左,又有國內城,漢城,號別都。

高麗國(即今天的韓國)的漢城早已在唐代出現。然而,除了高麗國的漢城外,也曾經出現在北方的遼國:

《五代史》卷七十二‧四夷附錄第一‧契丹

『其立九年,諸部以其久不代,共責誚之.阿保機不得已,傳其旗鼓,而謂諸部曰:「吾立九年,所得漢人多矣,吾欲自為一部以治漢城,可乎?」諸部許之.漢城在炭山東南灤河上,有鹽鐵之利,乃後魏滑鹽縣也.其地可植五穀,阿保機率漢人耕種,為治城郭邑屋廛市如幽州制度,漢人安之,不復思歸』。

在《鄭開陽雜著》卷五也提及

『京外儒生逐日所讀及其師職姓名簿‧録藏於禮曹每科舉後‧所訓儒生中及第三人或生員進士十人以上者‧加階○祭服、朝服、公服‧一依華制‧○每四時八節‧日及季夏‧土旺日‧鑚木改火‧○遺失小兒‧漢城府本邑保授‧願育人官給衣料』

當中對『漢城』的解釋更為詳細,可見因為『所得漢人多矣』,才需要建立漢城以令『漢人安之,不復思歸』。而在漢城之內『一依華制』,可見漢城就像今天的唐人街,不論高麗國及遼國,都是華人聚集的地方。至於漢城從何時開始變成唐人街呢?下回再說。

在日本的藥房,經常看到帶『漢』字的中成藥。
唐辛子就是辣椒,字面上指來自中國,但學者認為辣椒其實源自南美洲,西方商人經中國傳入日本。
在舊航空公司廣告中的南韓首都舊稱『漢城』。

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