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約會的錯

從前不喜歡看翻譯作品,也不太喜愛翻譯作家,認為他們只會搬字過紙,創作的料子實在有限。近日多接了一些翻譯工作,幹過了才覺得這門學問博大精心,大學也都開辦專科課程,專攻這項專業的朋友,大可以修讀一兩個翻譯學位。要把文章一字不漏地翻譯過來不難,隨便找一本字典,甚至到這裡也可以代勞:

http://babelfish.altavista.com

但要把原作的神韻美妙地浮現在另一種文字上則並非易事。中英語文結構不同,經驗淺的譯者一下不留神,把英式中文寫了出來,不免失禮於人。

最近接的一些翻譯的工作,稿費不多,都是一些拍臂頭的外快,就是因為要賣交情,通常發到我頭上的工作都是趕得要命的英文翻譯稿,因編輯知我中英文俱佳,起貨快之餘,文字也寫得工整。忙起來,編輯不看一眼便轉送到出版部,倒是自己信心不足,反過來要求她幫忙修改一下。

倚著編輯對我的信任,有時候會弄一點文字上的花巧,例如加上貼切的成語等,但此舉是否值得鼓勵則見仁見智,因為英語本身沒有成語的寫作技巧,加了進去不免畫蛇添足。但沒有修辭的翻譯稿,橫看豎看都只是直譯出來的英式中文,缺乏生氣,唯有先斬後奏地在筆尖下任性。因稿期迫在眉睫,編輯只有逆來順受。

跟中醫一樣,翻譯也需要『望聞問切』,看看原稿用作什麼用途,讀者是誰等等。上周,屋主 L 捧了一堆文件下來,央求我幫忙翻譯,L 是一個能幹的人,能幹的朋友都有一個缺點,就是他們需要幫忙的事情,往往都是比較『大鑊』的難題居多。L 要翻譯的是政府投標文件,這類文件的用字大部分都比較『技術性』,譯的時候要步步為營,因錯了一隻字也足夠令過百萬元的生意告吹。偏巧 L 的老闆是粗人一名,不諳洋文,較技術化的中文也要盡量避免,最後中文譯本只可以用粗人的方式翻譯。

『棵樹生得奀挑鬼命的話,可以劈低佢。』﹝原文:The Tinytrees which are smaller than the Standard Trees can be removed.﹞

英文常常可以一字多譯,見怪不怪,聽說跟文化有關,中國語文用於烹調的動詞多得很,煎、炒、煮、炸、燉、燜、焗,不像英語般來來去去只有 steam、boil 及 fry等等,學者的結論是因為中國人很貪吃之故。前天收到舊同事 E 的電郵並訴說近況,留了一句:

“The attorney is keep chasing me for dates.”

守得雲開見月明,我馬上去信恭賀她『終於有人要』。她來信澄清,謂只是那個吸血鬼律師迫他落實一個文件遞交的日期,Dates 可以解作約會,也可以解作日期,意外地勾起了她不想提起的話題,我只有顧左右而言他,這都是『約會』的錯。

143

運吉證書

我對於學歷的銜頭很敏感,完全是職業需要關係,從事學術界的人就需要接受學歷現實,辦事能力倒是次要。從前香港學位短缺,大學生都成了天子門生,一張『沙子』像科網股一樣價值連城,但香港教育並不是一個有人情味的制度,令一批成績強差人意但對讀書有熱誠的年青人出路無門。有見及此,不三不四的海外銜受文憑隨即冒起並充斥市場,只需一萬八千元,便可以在太子道某商廈七樓的美國威爾斯 X 大學完成一個 MBA 學位,証書的價值忽然被濫竽充數的劣質貨貶得一錢不值。直至一天,泡沫爆破,威爾斯 X 大學人去樓空,落弟的讀書人都從睡夢中驚醒過來。一夜間,文憑變成癈紙一張,嗚呼哀哉。

會混水摸魚的不一定是騙徒,每次我到醫務所,總喜歡查看醫生『水蛇春咁長』的銜頭,難得我能夠替名字後的一堆字母解碼。前天跟 L 到過某診所,主診大夫掛起六張證書,但細心一點看,只有一張是學士證書,一張是課程文憑,一張完成課程證書﹝Completion of course﹞,另外三張只是某醫院的入職證明,連入職證明也表起來,濫竽充數的功夫經已練得爐火純青。依我看,真正值錢的證書只有一張半左右﹝依其專業而言﹞。另一次因驗身而光顧的診所,裡頭堆滿了類似獎狀的金牌,光華耀目,但細心一點看,所有金牌均寫著『周生生金行』的字樣,可見他跟周生生的商業關係密切。

曾經開辦職業訓練中心,明白證書有時候跟白紙沒有兩樣,買一張空白的花邊棉紙、用雷射印刷印上相關字句、加一些金字、再按上公司印章,白紙即時價值連城。 IT 界很會玩這樣的花樣,明明是一家普通的電腦學校加一位普通教師,只是跟微軟拿了 MCSE 的代理﹝費用不詳﹞,再跟學生收取上萬元的學費,一張網絡的專業證書,竟然可以比美正規院校的學位文憑。沒有任何學術成份,這是單純的商業手法,也是其成功之道。

香港地近年流行證書熱,收了一堆無無謂謂的證書,十二小時的電腦課程發一張畢業證書,三小時的辦公室安全講座也發一張證書。用之無味卻棄之可惜,統統貼了在檯頭上,比美混水摸魚的醫生們。然而最無聊的要算是政府開辦專為失業人仕而設的職業訓練班,家務助理的課程中有煲湯證書、燙衫證書及湊仔證書等等。o徒氣,但經濟低迷,受訓後依然望天打掛,聊勝於無,有一張證書總好過『得個吉』罷了。

142

理髮

每個人都有一種潛意識的嗜好,都喜歡懶洋洋地躺著給人服侍。我坦然承認,所以特別喜歡理髮, 仰臥在髮廊裡,任由洗頭師傅努力地按摩著頭皮,很有十二少的感覺。洗完頭,攤在理髮師的旋轉椅上,閉目養神,感受著電剪刀在頭殼上慢慢蠕動,理髮師十根指頭輕巧地跳著探戈,左一跳,右一跳,一下一下地把腦海中的煩惱盡數敲走,偷得浮生半日閒也不過如此。理髮的享受比腳底按摩有過之而無不及,難得理髮勉強算得上是生活的必需品,不論活得多麼艱苦,人還是需要抽時間去打理頭髮,剪多了也不會惹人批評說『沒出色』。只是三十歲後便不能去得太勤,都怪頂上的煩惱絲已經所剩無幾的關係。

理髮行業是一門單純以技術為主的服務性行業。花了錢,只有美與不美的評價,沒有『抵定唔抵』之分,因為理髮藝術並沒有實質物件來衡量價值。A 店收費千多元,B 店只收三十元,分別在於地點及裝潢,而非因為 A 店的髮型師畢業於紐約髮型設計學院之故。所以魚目混珠的大有人在,不怕他剪得不好,只怕他跟本不會剪。藝術的好壞,每個人也有不同的價值觀,但藝術原是不能當飯吃,經濟拮据的時候難免會親自操刀。記得剛移民美國的時候,我哥為了省回理髮錢,央求某君代勞,但卻有負所托,大刀一揮,往後的一個月裡,他都變得深居簡出,自閉非常。自此以後,不論多窮,理髮錢是萬萬不會省的。

美國崇尚小費制度,洗頭師傅為博顧客多點打賞,功夫都比香港的落力十倍,同行之間紛紛各出其謀。記得某店的師傅習慣洗完頭順手在客人的臂頭按兩下,貼士多之餘,顧客更讚不絕口,一傳十,十傳百,忽然其門如市。小費的藝術,是『孤寒』的香港人永遠不會了解的。然而服務多並不一定好。記得年前某天,堂弟帶我到深圳一遊﹝見《深圳與女人街》﹞,並極力推薦某髮廊工夫了得,我便柴娃娃地去試一試。一如深圳一貫的價廉物美的營商態度,髮廊只收一半的價錢便『奉旨』需要供應一倍的服務,所以我的胖頭被師傅『死卒爛卒』地搓了接近一句鐘,頭一次洗完頭後會有油盡燈枯的感覺。

前天特地去剪了一個髮,因受非典型肺炎影響,髮廊的生意一落千丈,他們大概已經悶得發荒,難得有一位顧客在周日下午供他們娛樂,師傅顯得特別落力。只是指法有點生疏,但生活在這個灰色的年代,能夠有一個人這樣熱心地對我好,總算是一件美事。

141

RPG

我算得上是玩 RPG﹝角色扮演﹞的前輩,經驗可追溯至蘋果二代的時候。令我『處男下海』的一隻遊戲是 Bard’s Tale,乃有史以來第二部運用第一身迷宮型式表達的 RPG,記憶中頭一部是 Wizardry。第一身迷宮型式的遊戲從此自成一格,最有名的算是 Doom 系列。

年少時愛玩電腦遊戲,但近年則缺乏興趣,大概是唸研究院的時候太忙,空閒一刻值千金,花不起時間去打機。畢業後,私人時間多了,但畢竟遊戲桿丟下已久,心癮像印象模糊的舊情人一樣,再遇已經提不起興趣。近日悶得發荒,掏出錢包買了一盒《軒轅劍》第三集及第四集,98年出品,年紀大的人就是喜歡老物事,一來是貪平,二來是懷念。買一件陳年舊物,一面陶醉過去了的日子,一面幻想著可以留住時間,黯然神傷,愈來愈覺得自己像個獨居老人。

退隱了江湖多年以後重玩電腦遊戲,發覺 RPG 是一個變態的遊戲,只能總結一句:一個寂寞的人生活在一個寂寞的城市,主角永遠都是一個人跑來跑去,比起獨個兒遊上海更加無聊。雖然偶爾會遇上一些志同道合的伴侶,但都只是各自各的在走,他們鮮有交談。一對出生入死的朋友,從頭到尾的對話絕對可以用一雙手算出來,相逢彷如陌路人正是如此。

路上遇上的敵人,二話不說便打起來,置其死地後,還要奪去對手的盤纏,與其自欺欺人地自稱大俠,倒不如乾脆做一名強盜更適合。又例如在街上的路人也是怪怪的,向路人甲搭訕,他或許會說:『李大俠是位英雄。』再問下去,他也是一字不漏地重複著剛才的說話,我懷疑他其實是一隻貌似人類的鸚鵡。

隨時代進步,Online RPG 大行其道,遇上的人和事都比以前更真實,起碼路人甲不再是一句對白的角色,而是位於彩虹另一端有血有肉的一個人。因互聯網而相遇在虛構的國度裡,隨網上的緣份而在遊戲中秉燭夜遊。正因如此,虛擬世界跟現實世界的分界線漸漸變得模糊,某某為了網路遊戲內被洗劫了的盤纏而跳樓,某某糊里糊塗地愛上一個虛偽的他等等。

從前的 RPG 在輸了後可以從頭開始,打得不好便 Reset 一次,但現代的 RPG 卻複雜多了,遊戲可以 Reset,但泥腳深陷了的感情卻不能。新手在遊戲內往往是脆弱的一群,與其被人傷害,不如先學懂保護自己,練好武功後再去傷害別人,多爽快。在下有自知之明,所以絕足新派的 RPG,與其勞心傷神,不如謝絕凡塵,在家玩土氣的電腦遊戲。

140

高頻滅蟲器

壁虎 ── 或稱守宮及蜥虎等,合共約有 1,050 多種。外型特徵一般體型細小,身體通常上下扁平,皮膚柔軟,眼大,多數無活動眼瞼。舌短,常用以舔眼。許多品種的腳趾扁平並有吸盤形的趾墊,使牠們即使於垂直甚至倒吊的平面上仍能行走自如。部份是地棲性,部份是樹棲性;居於全世界各地的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即使一般家居中也可發現。

蟑螂 ── 學名稱為蜚蠊,目前全世界的蟑螂種類約有 3,500 種,是現存最古老的昆蟲之一。從化石的研究結果顯示蟑螂的祖先在三億五千萬年前便存在於地球,比絕跡的恐龍更早。特徵為身體扁平,前胸背板發達,頭部縮於前胸背板,一般觸角較身體長,大部份的種類具有兩對翅,前翅較硬而厚為革質,後翅具有明顯的一對翅脈。

蜘蛛 ── 並不屬於昆蟲科,在分類上自成一綱。蜘蛛種類約有三萬多種,和昆蟲最大的不同之處是昆蟲成蟲具有三對腳,而蜘蛛則有四對;同時他們的頭上均無觸角。蜘蛛最為人熟知的就是善於結網,但是也有不結網的種類。能結網的蜘蛛,其位於腹下之絲腺尤為發達;蜘蛛絲原為液狀的蛋白質,一遇到空氣即硬化,頗具彈性,是他們棲息及攫捕獵物的場所。

以上三類動物在香港甚為常見,沒見過的話,可以來我家參觀,前天我才在一個晚上幹掉一條壁虎、兩隻蟑螂和一隻蜘蛛。兩隻蟑螂還是不同品種的,一隻小型的美洲蟑螂和一隻足有吋半長的棕色蟑螂,忽然間我家變了奇珍異獸動物園,迅間增廣見聞,但還是不甘與蟲共眠,立刻向屋主投訴。

『住新界有蛇蟲鼠蟻有什麼奇怪?』她答曰,早知她會這樣說﹝見《專家話》﹞。

『咁我送隻吋半長既曱甴屍骸比妳過目好唔好?』我不甘示弱。

『我驚係正常o既,咁你男人之家就應該大膽啲嘛。』屋主 L 續道。

『乜好男人守則中有一項「不得害怕蛇蟲鼠蟻」既咩?』我抗辯說。

聞說入夏之後,蟲患會變本加厲,翌日到藥房急謀滅蟲對策。不說不知,原來滅蟲工具也有許多品種,五花八門,琳瑯滿目。有一種電子滅蚊器,據說明書說,可以發出雄性蚊拍翼的聲嚮,用以駒趕剛交配後的雌性蚊,匪夷所思,但想問怎樣分辨蚊子的性別並進一步鑑定是否曾經交配?

然而,高頻滅蟲器卻已非新鮮的科技玩意,只是一直抱懷疑態度,經大哥慫恿及某君的經驗評價後,買了一個回家。據說此玩意兒會發出人類聽不見的高波頻率,令蟲蟻厭煩而『走夾唔抖』。四百大元,只見白色的盒子不停閃着一紅一綠的燈光,半點聲音也聽不見,懷疑是否奸商在故弄玄虛,拿一個空盒子來混水摸魚?不知何解,忽然有被街頭電子黨欺騙的感覺,也許自己跟愚昧的司奶們一般見識也說不定。

下午正值把玩著高頻滅蟲器時,屋主 L 的『破壞王』兒子到訪,一如既往的『搞搞震無幫親』。他走過高頻滅蟲器時,忽然按著耳朵,像蟑螂般逃出屋外,原來小孩子對高頻比較敏感。Its working!老懷安慰,未知此滅蟲器能否替我駒走害蟲,但趕走不速之客卻效力宏大。吾有幸未能接收高波頻率,不至被騷擾,所以覺得這個周六下午特別寧靜。

139

K 與 W

嵐來信問,為什麼敝網站內找不到有關朋友 K 跟 W 的相片?手記裡也鮮有提及二人,是否我們朋友之間的關係出現了問題?朋友 K 及朋友 W 都是在美國認識了多年的老朋友,只是我近年回流返港,所以沒跟他們拍過相片。而這裡說明了是 Journal,寫的大多是近日身邊發生的雞毛蒜皮小事,美國的新聞舊事則順理成章地未有提及,並非本人把舊友淡忘,請見諒。﹝唉!女人就係咁小氣 …….﹞

跟 K 及 W 的交情可以追溯至九零年初移民的年代。算一算,各自都認識了十多年,能有這樣深交的朋友不多,難得的是他們一男一女,性別跟性格各不相同。論交情,跟男生或跟女生都各有一套學問,幸好我天生的交際能力高,見人講人話,見鬼講鬼話,所以才能在社交圈子中一直混下去。

W 是一位女孩子,跟她認識自九二年左右,一直以來都不抗拒跟女孩子交朋友。年少時,身邊的朋友跟典型的男孩子沒多大分別,一般『腦筍都未生齊』,整天只懂談論著一些似是而非的異性生理話題。因受了信仰薰陶的關係,加上性格使然,都喜愛結交一些比較『正經』的朋友, 反倒對一些不甚正經的男孩子有非典型的抗拒。然而,W 可以跟我談得來,但始終男女有別,她可以是我的知己,但我們永遠成不了『閨中密友』,女孩子們總有一套獨有的交友標準 ── 八掛、傾密計等。而我不太像一個可以傾吐女兒家心事的對象,除非有一天我變得 Cam Cam 地。跟 W 熟絡,但總會有一個距離,因為我不是女孩子。

K 是一位男孩子,認識自九零年頭,然而,他一樣不會跟我傾吐心事,男兒有淚不輕彈,不奇怪。男孩子之間自有溝通渠道,打波、砌模型、玩 Hi Fi、玩電腦等等。男孩子之間都會講義氣,不會跟朋友斤斤計較,不快樂的時候不用跟朋友多說話,摸一摸酒杯底,一切盡在不言中。

不論是男孩子朋友還是女孩子朋友,難得的是不快樂的時候有人替你打發時間。然而,某一年的夏季,他和她相遇了,婚後的 K 及 W找到了快樂與不快樂時候的相處對象,倒是我一下子失去了兩位朋友。從前寂寞的日子裡,找一個他 / 她相陪,義無反故;今天他們必然闔府統請,並附加一件兩歲大的『化骨龍』,開口埋口便是湊仔經。舊日的友情忽然變了質,變得很家庭 feel,這就是現實,是三十歲後該有的生活。

138

版權法的偏見

不說不知,圖書館員是版權法的專業。在香港未有成熟的版權法以前,Fair use 理念以經根深柢固於圖書館業內,究竟買了一本書後再借與讀者傳閱是否違反版權法?影印文獻算不算犯法?Interlibrary Loan 算不算犯法?與其去問庸官,不如問一問圖書館員。圖書館與知識產權之間作互相平衡的運作有二百年的歷史1。現今的香港,還在研究『影印阿 sir 份 notes』有否觸犯法例。

每次見到一些似是而非的版權論點,都會令我火起三尺,以下是某周刊前陣子撰寫的一篇關於版權的文章2,還說是律師的專業意見云云,節錄如下:

Q:取用網上資料,包括文字內容、相片、數據是否侵犯版權?除徵求對方同意外,是否有其他辦法,如標明出處?

葉謝鄧律師行答 網上的文字 , 相片屬版權作品,「取用」如果是指「看閱」, 並不侵犯版權 ,但如果你是指「覆製」 和「貼上」 (copy and paste),在另一網頁上, 則便是犯了版權,必須取得版權擁有人的授權或同意 。標明出處是沒有用的。

如果你希望無須取得版權擁有人的同意而採用版權作品 ,只可以在「公平處理」﹝fair dealing﹞ 的範圍內,為「評論,新聞報導或研習」作為目的進行。何謂「公平處理」 ,須按個別事件而作出判斷 , 不可能在此一概而論。

至於數據 , 如果作者須經過 「智慧和勞力」 ﹝skill and labour﹞才可以製作完成 , 便可受到版權保護 ,何謂「智慧和勞力」,亦視乎個別事件而定 ,不可能在此一概而論。

依據法例,原創者都擁有一切知識產業﹝Intellectual Property﹞的擁有權,但確認原創者卻往往是難處所作,版權註冊能對作者的原創權提供有效的證據﹝見美國國會圖書館的版權註冊處網址﹞。香港的處理方式大都參考美國,所有申請均由中央圖書館處理,但注意中央圖書館只會紀錄保存,並不會確認申請人是否版權的擁有人。例如是否有第三者己經申請了該網頁內容的版權等等,一切爭議需經法庭判決。經過「智慧和勞力」而製作的製成品的版權並不會自動 確認知識產業的擁有權,所以最好還是對作品作版權註冊。

Fair use﹝文章稱為 fair dealing﹞只是版權法的概念,並不能用以版權使用的守則,所有轉載均需版權擁有者授權。

概念並不能註冊版權,例如愛因斯坦不能把 e=mc2 註冊而要求每位使用過該方程式的學者付款等,所以設計概念理論上也不能註冊,但廣告公司另有處理方法。

另外,凡經香港政府中央圖書館書籍註冊組登記的書刊均自動獲得版權註冊,網頁並不包括在內,網頁註冊只限於內容、圖畫及相片,概念並不包括在內。每日更新的內容並不會自動受到版權保護,擁有者需定時註冊,例如新聞網站每日都會註冊更新部分。

資料庫內容不能註冊,例如訪客留言等,但資料﹝留言﹞卻可以註冊。

最後,世界上並不存在全球性版權註冊,因為一國並不能強迫另一國承認自己的版權註冊資料,但大家互有簽訂協議,例如世貿組織之類,大網站會在全球主要國家註冊,但理論上一個主要國家己經足夠。

事實上,現行的版權法仍然比較保守,都是依據出版讀物的型式處理,仍然不太適合用於網頁及資料庫,美國國會圖書館不諱言會修改有關法例云云。另外,本網站一切內容均在美國國會圖書館註冊,並會作定期作更新註冊。

  1. 跟據美國國會圖書館成立日計起。
  2. 資料來源提供自某網站。

註:多謝比蒂同志指正『手則』的筆誤,也多謝同志D對版權法的指正。

137

愈來愈懶的女人

自古以來,男主外女主內,必定有一個原因。別的不知道,以我愚見,道理其實很簡單,因為世界上沒有幾個男人真的喜歡做家務,我便從來未見過,若閣下認識一個熱愛做家務的男人,請告知,薄酬。時移世逆,現代人鼓吹男女平等,男人愈來愈會做家務,女人卻愈來愈懶,若閣下認識一位廿來歲的女孩子很熱愛做家務的話,也請告知,薄酬。

聞說不會修理傢俱及不諳電腦電器的不像『男人』﹝見《Man 的男人》﹞,也說會打理家頭細務的男人很吸引。但裝修佬及廚師見得多,赤膊紋身,粗言穢語,煙不離手,有何吸引之處?餐館是海外華人的主要職業,十個男人中有四個幹過飲食工作。印象中,這類人十分大男人,在外頭廚藝煮得出神入化,但家中的煮食大任卻不屑一顧,還經常批評晚飯如何煮得差勁,菜不懂挑選等等。哈!好一個 Man 的男人。

在美國的華人圈子裡,會做家務的住家男人也不少,因為這些都是新移民生活的一部分,生活比較節儉,什麼也要學,修理書檯、換門鎖、換水龍頭、換電燈泡等等一概也要動手;家裡的家頭細務,洗衫、做飯、打掃等也要包辦。旅美多年練了一身好武功,只是仍然培養不到做家務的興趣,細心地煮了一餐晚飯,不比一個送上門的 Pizza 更令我幸福。然而,一日三餐可以電召,但洗衣服及打掃卻是免不了,一個地拖比啞鈴還要重,身水身汗地『拖』了整間屋,但不能令我幸福。加上我的『寫大字』功夫什為『求其』,乾淨極有限。

『不如請一個工人。』屋主 L 說。但只有一個人住的生活,總不成連自己也照顧不了,但她全盛時期卻有兩個全職菲傭去照顧她一家三口。

『周六下午,妳幹過什麼?』我問。

『看電視、睡覺、洗頭。』她想了一想後含糊地答。

我說得不錯,屋主 L 就是一個典型的現代女性。

136

最貧窮的圖書館員

圖書館員只是一個表面風光的職業,出了名高學歷人工低,多年來我們都力爭下遊﹝即雖然爭取過,但仍然處於偏低位置﹞。從前在紐約三洲1當圖書館助理,並進一步修讀圖書館科學的時候,已知道圖書館行業的薪金是同等學歷要求的職位當中最少的一種行業,據年前紐約時報的報導說,紐約公共圖書館員的薪金其實比不上清潔工人,多可悲。

當圖書館員需要一個圖書館科學碩士,最好另加一個專業學位,例如醫科圖書館員便另外需要一個醫學學位。問題是,正常人取了一個專業學位之後,誰還會願意再修讀一個圖書館科學碩士,並去當一個薪金較少的圖書館員?所以矢志要當圖書館員的人,一般都是為了理想而工作的一群,值得尊敬。從前幹電腦員時候的薪金正好是現在的一倍,許多朋友都嘖嘖稱奇,我說見怪不怪。唸圖書館學校時,正好遇過一位同學,她擁有一個 MBA,正職是商界天之驕子的華爾街投資銀行家,她才是瀕臨絕種的怪物。

福無重至,禍不單行。香港持續地經濟低迷,加上非典型的公務員減薪,圖書館員的薪金低處未見低,最近公共圖書館分館館長的職位空缺竟然開價月薪萬二,同行無不嘩然。我跟屋主 L 打趣說:『份人工可能比佢個 assistant 仲要少一半。』現實歸現實,難怪轉行者眾,當『飯都冇得開』的時候,理想原是不值一哂。

我館在同業中是出了名的人工低,以邏輯推理論說,我們算是全香港最貧窮的圖書館員﹝但也沒有萬二般可悲﹞。學歷高,但也不見得生活富裕。也許是受到經濟不景的氣候所感染,館內的便當派有擴充的跡象。在下一人自住,沒便當可言,唯有買了一堆杯麵充飢。鄰桌D則習慣白麵包加一塊面色泛黃瘦骨嶙峋的芝士作午餐,身後的 A 則每天工作超時,不常見她吃過什麼東西。假若香港經濟再繼續下滑的話,很難想像圖書館業的『錢』境會變成怎樣。幫一個忙,下次碰見一位當圖書館員的朋友時,請施捨我們一碗飯。

1. Tri-state area 位於美國東北岸以紐約為中心的區域,包括紐約州、康洲及新澤西洲,而紐約三洲以北的區域則是以波士頓為中心的新英崙區。

135

不快樂的時候也要快樂

H 早前患上思覺失調症,日前病癒出院,一眾親友特地跟他晚膳慶祝。跟其他精神病患者初癒時的情況一樣,一臉垂頭喪氣的模樣,聞說這是精神科藥物的副作用所引起的。看見他一臉無奈,深感世上有一類人要活得快樂並不容易,這是性格使然。H 不快樂,原因是過分沉迷於往日的歡樂之中,久而久之,思想說離了現實,為了什麼?只為了一段散失了的感情。

每當遇上令人沮喪的事情,我會思想,這個世界上比我們苦的人很多,想一想跟非典型肺炎搏鬥的醫護人員,再想一想槍炮下的伊拉克人民,遇上比我們更不幸的人不會令我快樂,但我會敬佩他們面對逆境的精神。數年前有一部《美麗人生》的電影,故事講述男主角如何在法西斯主義欺凌之下仍然樂觀面對困境,悲劇收場,但仍把觀眾弄得笑中帶淚,這才是我們應該尊敬的人物。

我一直有高血壓的毛病,以我這樣的體重來說,一直不感到意外,在醫生的悉心調理後,度數現處於一個正常水平。然而,在飯局的言談間,得聞堂兄 W 也患有高血壓,他年紀輕輕,不煙不酒,身材適中,這消息令我十分吒異。『壓力大。』這是我們一班臭皮匠的非醫學結論,壓力可以來自家庭、工作、婚姻、子女、愛情、事業、甚至那個討厭的鄰居等等,壓力可以是病的源頭,所以醫生經常勸說『Take it easy』﹝見《Take it easy﹝上﹞》及《Take it easy﹝下﹞》﹞。然而,要在不快樂的時候快樂談何容易?但跟思覺失調症相比,我寧願勉強自己去快樂。

張國榮與世長辭,消息來得突然,也來得不偏不倚,正正是香港人憂心忡忡的時候,令愁城之內的市民更加沮喪。傳來惡耗,令演藝界變得一片灰暗,這邊廂傳出香港電影頒獎禮要延期,那邊廂傳出主持人為此請辭,最後頒獎禮如期舉行,The show must go on。生活是順是逆,快樂不快樂,一部分是際遇問題,只能概嘆蒼天弄人,但如何面對不幸卻是由人選擇,勇敢的人在不快樂的時候也要快樂。原因,The life must go on。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