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化文字

每回到日本旅行,總會找到一些失傳了的舊詞匯,亦即是說那些年我們經常會用上的文字及詞語,後來被新字/詞所取代,然後大家漸漸把它忘記得一乾二淨,不過歷史卻把古字/詞留了在日本,還保存了原本的意思(見《失傳了的文字:塾》及《漢字溯源 –– 由日本菜說起》)。這次在日本發現的文字寶藏是『電氣』一詞。

記得在劣作《打咭街道系列:香港有趣的街道名》中提及:『(北角)有一條『電氣道』(Electric Street),電氣道名字沒譯錯但卻可堪玩味,因為『電氣』這個詞一早已經失傳了。』也許香港最後一次採用『電氣』這個詞是八十年代初,當年由柴油火車改為電動車,該計劃稱之為『電氣化』。『電氣』這個詞歷史不遠,原因是電力的廣泛使用只有約 150 年歷史,據雷銀照《”電氣”詞源考》指出,『電氣』一詞最早出現在來華傳教士瑪高溫翻譯書《博物通書》1,當時以『電氣』去翻譯英語 Electric fluid,後來日本人把『電氣』這個詞帶了出國。

如今這個詞普遍被『電』、『電力』或『電動』所取代了,畢竟中國人對於『氣』的概念比較抽象(除非是武俠小說)。然而,『電氣』一詞在日本仍被廣泛使用,電動車在日本稱之為『電氣自動車』,全國知名品牌 NEC 的日文名稱是『日本電氣株式會社』。

在日本,『電氣』和『電力』會交替使用,我在京都同時找到『電氣』和『電力』的路蓋。但嚴格來說,『電力』跟『電氣』是有分別的,『電氣』是電的統稱,而由『電氣』所產生出來的力量便稱之為『電力』,以英語解說『電氣』是 electric,而『電力』則是 electric power。

  1. 雷銀照. “電氣”詞源考. 電工技術學報 22.4 (2007): 1-7. FT.
京都街上的路蓋寫上『電氣』一詞,同時亦發現『電力』的路蓋。
在日本的朋友某日貼上告示說電車免費充電中止,『電車』在日本稱之為『電氣自動車』。

495

原子時代

某日,遠在美國不諳中文的姪兒問了一個問題,為何『原子筆』要用上『原子』二字?答案關係到近期《奧本海默》這套傳記電影。奧本海默及他的團隊發明了原子彈,打敗了邪惡軸心國日本,結束了二次世界大戰,令世界和平了幾十年,亦令美國國力蒸蒸日上。然而,原子彈的原理是什麼?看過電影的朋友知道跟量子物理學有關,再說下去便要找大學教授解說,我等凡夫俗子只知道『原子』便是代表『高科技』、『先進』、『前衛』……. 總之係『勁野』!

正因如此,奧本海默不單止在物理及軍事上帶來革命性的發展,亦影響了華文世界, 一時間所有新奇事物都被冠上『原子』二字,令商品變得『高科技』、『先進』、『前衛』,感覺上『好勁』。這其實只是一種 marketing strategy,產品跟『原子』(atomic)沒有關係。這現像從上世紀四十年代至今依然沒變,早前吹噓過『納米』二字,華為手機採用了 7 納米晶片,iPhone 15 則用上 3 納米晶片,其實我們又不甚了解『納米』及『納米技術』所謂何物,但總之係『勁野』,連帶『納米』商品應運而生,其實又跟『納米』沒有關係。

HKTVMall 上帶『納米』二字的商品

在網上找到兩幅四十年代的舊漫畫,指當時商品及商店都愛加上『原子』以作速銷效果,跟今天的『納米』沒有兩樣。現時仍有不少物品帶有『原子』二字作為前綴,由上世紀一直『生存』至今,除了原子筆外,還有原子印、原子襪、原子褲、原子鑊/鍋、原子胎
、原子粒收音機等等,當中大部分亦已經式微,畢竟也過去了七十多年,『原子』早已不是新奇事物了。

帶『原子』二字的商店在香港早已絕跡,在資料搜集時發現香港曾經有一家『原子行』百貨公司,不知道老一輩的朋友有沒有印象?早前寫《昔日.上水》時提及一家『原子影相館』,幾年前亦隨著數碼相機普及而結了業。原子其實代表了一個時代,由二戰結束後維持了一陣子,但這個原子時代早已過去了,只有僅餘的名字仍然苟延殘活了下來,留下一點線索讓我們窺棎到上一輩曾經對『原子』如斯瘋狂過。

原子時代帶領『原子』風潮。圖片來源:秋海棠民國史地 面書頁,《 海濤 — 民國卅五年(1946)第十二期 》

原子時代帶領『原子』風潮。圖片來源:秋海棠民國史地 面書頁,《 華僑經濟 — 民國卅五年(1946)第一卷第四期 》

原子行廣告。圖片來源:秋海棠民國史地 面書頁,《 天下(香港)— 民國卅七年(1948)第六十四期 》

售賣原子襪的舊廣告。網上圖片

494

打咭街道系列:天南地北雲集香江(下)

港英政府早在二十世紀初便有系統地以地方名去為新街道命名1,初時還會跟貿易港口有關,但後來已經江郎『名』盡,索性亂填。這說法並非沒有道理,以香港仔為例,香港仔大街附近交錯的八條街道是洛陽街、西安街、成都道、湖北街、湖南街、南寧街、奉天街(今瀋陽)、東勝道 。八個地方沒有任何共通特點,散落在中國不同的角落上,假如在地圖上規劃一條路線把八處地方連起來,可以跑完大半個中國。有說當時採用該批地名只是取其名字中的東、南、西、北,玩弄『食字』遊戲,但西安街排列不在西邊,反而跟東勝道交錯,可見跟『方位』毫無關係。

相同的例子如深水埗,以東京街開始由西至東排列是:東京街、東沙島街、九江街(即彿山)、欽州街、桂林街、北河街(天津至大沽口的河流,舊稱北河,今稱海河)及南昌街,橫跨幅度由越南至東沙群島,再由廣西到江西再北上天津。在深水埗附近的地名還有寶安(今稱保安道)、通州(即北京)、汝州、海壇(福建海壇島,今稱平壇島)、大南(南越大南巿,今稱峴港)及基隆。

紅磡除了在 1909 年刊憲的南寧里(已消失)、天津街(已消失)、蕪湖街、大沽街外,後加的還有山西街、江西街、淅江街、安徽街、江蘇街、四川街及貴州街。旺角至油麻地區除上述刊憲的甘肅街、北海街、西貢街、寧波街、南京街、吳松街、上海街、雲南里、蘇州里(已消失)、廣東道、長沙街及山東街外,後加的還有石龍街(東莞石龍鎮)、南頭街、深圳街、閩街及東莞街。相鄰街道可以天南地北,天各一方,除了是因為當年官員隨機硬塞地名進去之外,小弟想不到其他理由。

然而,倒是有少數例外的街名是可以解釋的。例如銅鑼灣希慎道交匯的四條街:恩平道、新寧道、開平道及新會道,都是以中國廣東省四邑命名,原因是利希慎的父親利良奕是四邑人,這四條街道是紀念祖先的故鄉。還有蘇杭街,英文名字以英國將軍威廉.乍畏(William Jervois)命名,但因這裡以販賣蘇州及杭州布疋而聞名,所以中文名稱被命名為蘇杭街。

  1. 見《打咭街道系列:天南地北雲集香江(上)
1957 年《華僑日報》〈香港市區分圖之九 –香港仔街道詳圖 〉source: HKPL MMIS
要把香港仔相鄰的八條街道相連的城巿跑一圈,幾乎把大半個中國跑完。 source: Google Maps

493

 

打咭街道系列:天南地北雲集香江(上)

上文1 說過香港有趣的街道名,在做資料搜集的時候,發現香港在二十世紀初期不斷拓展土地之後,忽然衍生出許多新的街道,當時的官員要為這些新街道命名時,也許殖民地年代的人名已經用盡,沒名可用下便大量地使用地名,初時還會採用英國人熟悉的商埠,但後來所採用的地名已經毫無準則,隨意在中國地圖上找一堆地名便填上去,跟所命名的地方完全沒有關係。這情況可以理解,當要求閣下一口氣說出五十個地名時,頭數個地方可能跟你有關,也許是你曾經去過或令你很懷念的地方,但後來的必定是『亂嗡』。

港英政府有系統性地以地方名稱作為街道名,最早可以追溯至二十世紀初。當時港英政府為解決九龍及香港島街道名稱重疊的問題時,為一批街道重新命名,當中大部分在九龍區。在 1909 年 3 月第 184 號憲報2 列出一批被易名的街道,38 條被刊憲的新街道名稱當中有 30 條用上了地方名,分別是:

  • 港島區 —— 太原街。
  • 尖沙咀區 —— 北京道、漢口道、廣東道(實為廣州)、海防道、河內道、梧州台(今戈登街)。
  • 油麻地區 —— 甘肅街、北海街、西貢街、寧波街、南京街、吳松街(以上海巿的吳淞區命名)、雲南里、蘇州里(已消失)3廣東道、上海街。
  • 旺角區 —— 廣東道、長沙街、山東街、上海街。
  • 紅磡區 —— 南寧里(已消失)、天津街(已消失)、蕪湖街、大沽街。
  • 福全鄉(今稱深水埗)——  牛莊(即遼寧營口巿)街、重慶街、福州街 (二十年代填海後三條街道均已消失)。

有趣的是,當中超過一半是《天津條約》及《北京條約)下指定(或相關)的通商口岸(標示紅色的地方)。此舉倒不一定跟兩份條約有關連,而是因為當時英國人跟中國有頻繁的貿易往來,必定對這些關口地區特別熟悉。當時港英政府引用過條約上的通商口岸(或相關)地區作街道名字的,計有:北京、漢口、廣州、寧波、南京、蘇州、牛莊、福州、天津、北河、大沽口、廈門、汕頭、上海、九江、基隆。沒用上做街道名稱的通商口岸(除台灣外)只有瓊州、登州及鎮江。

另一項有趣的地方是當時英國人十分喜歡採用越南地名,印象中越南從來不是英國殖民地。相反,當時港英政府鮮有採用其他國家地名作為街道名,唯一例外的是『東沙島街』,乃是以東沙群島而命名的。以越南地名命名的街道名稱有:

  • 河內道 —— 以越南的首都河內巿命名。
  • 東京街 —— 以越南的東京灣命名,今稱北部灣。
  • 海防道 —— 以越南的海防市命名。
  • 西貢街 —— 以前南越首都西貢巿命名,今稱胡志明巿。
  • 大南街 —— 以南越大南巿命名,今稱峴港。

另外值得一提是『緬甸台』其實是以德國城巿 Minden 而命名,跟東南亞國家緬甸無關。另外渣華道是以印尼爪哇島命名,舊稱爪哇道,因當時政府以位於北角的爪哇輪船公司(Royal Interocean Lines – RIL)而命名。

  1. 見《香港有趣的街道名
  2. Hong Kong Gazatte 1909.184
  3. 網上資料:『蘇州里就喺廟街同彌敦道之間,靠近油麻地天后廟,今日都唔存在喇。』
1909 年香港政府第 184 號憲報
1920 年九龍街道圖,可見牛莊街,重慶街及福州街。source: hkmaps.hk

492

〈待續〉

從楊協成咖喱雞引申出來的問題

問題從一段洗腦的舊廣告小調對白說起:『點解今餐又咁少餸架?淘茶,茶又凍。』網上找不到舊廣告片段,但經歷過八十年代的朋友仍然記得。然而,當中卻有多少人認識『淘茶』這個詞?起先是網上一個群組有東西免費轉贈,最吸引我的是楊協成咖喱雞罐頭,然後舊廣告那一句洗腦歌便浮現了出來。隨即引起了我的疑惑:什麼是『淘茶』?首先排除前人『亂填』歌詞,那相信是某年長的廣告人引用了一句舊方言,印像中自八十年代開始已經沒有聽其他人用過『淘茶』這個詞。

要了解『淘茶』,要先解決『淘』這個正字。因為既找不到原片,亦相信原片不會有字幕,只有從互聯網大神上著手。網上最多人寫的是『塗茶』,連楊協成面書專頁亦寫上『塗茶』,亦有人寫成『圖茶』。當然,在詞典上無論『塗茶』還是『圖茶』,均沒有收錄解釋。再查粵音 tou4 的同音字達 63 個1,亦不能排除是近似發音如『嚎茶』。從粵音去追查這個字的來歷可謂大海撈針,及後證實亦徒勞無功,原因是『淘茶』是一種方言,詞典裡並沒有收錄。

當放棄了從文獻上調查後,回想整個廣告在表達什麼?廣告是說男主人回家後發現『今餐又咁少餸』,最後要『加餸』開一罐楊協成咖喱雞罐頭,而兩件事中間有什麼選擇可以跟『茶』有關?忽然想起是否指男主人想倒茶入飯作泡飯?這個想法有點『大膽』,因為廣東人很少會把常喝的普洱茶沖入飯碗送飯,但日本人則有這個習慣,稱為『茶漬飯』。日本人的文化十居其九源自中國,這裡經常指出許多中國已失傳了的文化,往往可以在日本發現。

究竟以茶灌入飯跟 tou4 哪一個字會有關連?隨即想到『淘』,《漢語大詞典》解:『5. 以液汁拌和食物』。首先找到的是葉靈鳳一篇《茶淘飯》2,把這道失傳美食記錄得十分仔細。另一項線索是《粵語詞彙研究所》有如此記載:『用水、茶或湯「泡飯」,粵語叫「淘茶」、「淘湯」、「淘飯」等。』3正因為是方言,所以文獻記載不多,最早可以追溯至宋.王溥 《唐會要.光祿寺》:『夏月冷淘粉粥』。而在《維基百科》中,日本的茶泡飯最早的文獻記錄是《信長公記》4,大約在中國的明朝。要算茶淘飯最經典的文獻記錄是《紅樓夢》第四十九回:『寶玉卻等不得,只拿了茶泡了一碗飯,就着野雞瓜齏,忙忙嚥完了。』可見當年的茶淘飯入得廚房、出得廳堂,並非窮等人家『少餸』才要泡飯。

假如正字/詞是『茶淘飯』,那麼『淘茶』這個詞序便有點問題了,因為是以茶淘飯,吃的是飯不是茶。例如古人在溪水中『淘金』,總不會寫成『淘水』。然而,中文往往有一種相反意思結構,最經典例子是『養病』(其實是從病中養好身體),都是約定俗成的緣故,只要受眾明白便可以了。

後記:楊協成咖喱雞兩句對白,相信是抄襲自五十年代粵語諧趣曲《口花花》:『今朝冇乜餸,淘茶茶又凍。餓到我肚空空,山票又冇得中。橫財難望碰,定必一世窮。』5

  1. 《粵音資料集叢》: https://jyut.net/search?q=tou4
  2. http://www.millionbook.net/xd/y/yelingfeng/lhdg/084.htm
  3. https://www.yuetlab.com/word/5bad89ca21db646fce94cb9d
  4. 《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zh-hk/茶泡飯
  5. 大傻.馮玉玲:《口花花》.和聲唱片。 https://youtu.be/umQ1xoAcPSc

491

在楊協城的面書專頁上使用了『塗茶』。

將軍澳是記念哪一位將軍?

早前去過科技大學圖書館參觀,他們的檔案室有十分吸引的地圖館藏,其中一幅舊香港地圖尤其吸引了我駐足研究好一會。舊地圖最令我感興趣的是舊地名,可以追索本土地名在開埠前的原貌,用以了解名字背後的故事。當日令我最感興趣的一個地名是:Junk Town,其實就是今日的將軍澳。自己在將軍澳工作超過十年,一直對『將軍澳』這個名字百思不得其解,也沒太多記載『將軍澳』裡頭的『將軍』到底是誰。

將軍澳的民居歷史不長,所以沒有任何文獻記錄這個地方,將軍澳最早的村落 —— 坑口村 —— 已經是清代復界後的事1。然而,早在明朝的《粵大記》〈廣東沿海圖〉上已經標記『將軍澳』,原因跟早前提過的『春花落』2一樣,因為那是航海要道,更重要的是將軍澳乃是一處遇上颶風時的避風港,明《蒼梧總督軍門志》中亦曾標示『將軍澳可避颶風』,在《新安縣全圖》可見將軍澳是一個布袋型的天然避風港。在眾多資料顯示,將軍澳其實就是一個『Junk Town』(或譯『Junk Bay』),Junk 是帆船的意思,眾多帆船聚集的地方就是『Junk Town』,而剛好 Junk 跟『將軍』音近,或許『將軍』就是『Junk』直譯過來的。然而,這個說法只算是 too good to be true,因為『將軍澳』這個名字比『Junk Town』要早出現三百年,不可能『將軍』就是『Junk』。

『將軍澳』的『將軍』是誰?有一篇本地博文3歸納了六個可能性,其一是上述的 Junk 英譯,另外四個都跟『將軍』有關,一說是漢將軍李廣下葬於此,但李廣是隴西人,幹嗎老遠跑來南蠻之地下葬?此說不可信。另一說是南宋將軍,這個說法十分有趣,因為附近一帶的歷史最早確實可以追溯至南宋4,當時在佛堂門設下關口,不過區區一個小關口是否駐有『將軍』?此說亦不可信,當時廣東地區的『將軍』也許是坐鎮廣州的兩廣總督。另外兩位『將軍』已經是明朝末年或以後的事,出現時間比上述的明代地圖要遲,也就按下不表了。最後一個說法跟風水有關,因此處位於『將軍地』、『將軍走馬』與『將軍拔劍』三個風水格局,小弟不是風水專家,未知說法真偽,只是『將軍澳』這個名字本身已經說明是一個『澳』,即海灣,跟『山』沒有關係。再者,『將軍澳』這個地名跟後來的坑口村相差了起碼一百年,坑口村原居民是客家人,是朝廷復界後『輸入外勞』後建村的,跟什麼風水寶地沒太大關係。

  1. 見《曾令香港沉淪的遷界令
  2. 見《青衣與春花落
  3. 見《將軍澳地名初探
  4. 見《鰲洋甘瀑與西貢的關係

490

Map of Hong Kong, Surveyed by Capt. Sir Edward Belcher, 1841. 標示將軍澳為 Junk Town。
1595 年《粤大記》・廣東沿海圖,右下角標示『將軍澳』。
明.萬曆九年(1581)《蒼梧總督軍門志》〈全廣海圖〉節錄(重繪),標示『將軍澳可避颶風』。
1866 年《新安縣全圖》中有標示『將軍澳』及『坑口』等地名。

打咭街道系列:香港有趣的街道名

近日小紅書上有遊客專程到某些路牌上打咭,例如麥當勞道及快富街等等。然而,香港地比上述更有趣的街名多的是,只是外來遊客『唔識貨』,在此詳列數條有趣的街道名:

大強街 Power Street

位於北角的大強街前身是發電廠,發電廠英文叫 Power Plant、Power House 或 Power Station 都可以,這裡 Power 指電力,但當時師爺則直譯作『力量』,導至今天的『大強街』了。在大強街一帶其實有不少發電廠名字的『遺物』,附近有一條『電廠街』,也有一條『電氣道』(Electric Street),電氣道名字沒譯錯但卻可堪玩味,因為『電氣』這個詞一早已經失傳了。

『【電氣】電的俗稱。 清 酉陽 《女盜俠傳》:“顧荒村野店,暮色凄其,無術以脫其危險,心房震動,如觸電氣,耳為之顫。”《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七回:“外國人常說雷打是沒有的,不過偶然觸著電氣罷了。”』– 《漢語大詞典》

廣東道 Canton Road

廣東道名店林立,陸客蒞臨一定會到這裡血拼一下。然而,這條街的英文名字是 Canton,意思是廣州,理應譯作『廣州道』。當然,以今天字譯來看,廣東或廣州並無不妥,但在一百年前,『廣州』這個地方遠近馳名,因為那是中國對外的唯一關口,商船要進入中國必需途經廣州。另一項歷史證明是開埠初期英國人十分喜愛採用城巿名稱作道路名,例如南京街、北京道、上海街、西貢街等等,但鮮有採用省份名子作街道名。

眾坊街 Public Square Street

眾坊街前稱公眾四方街,當中 Square 直譯了作『四方』。然而,去過 Time Square 的朋友應該知道 Square 的意思其實是『廣場』,是給街坊聚集的地方。如是者,Public Square 的意思十分清晰了,就是公眾廣場。另外,香港島也有一條 Square Street,一樣譯錯了作『四方街』。

皇后大道 Queen’s Road

故名思義,Queen’s Road 是香港其中一條最早期的主要幹道,名字獻給當時的維多利亞女皇,跟維多利亞港有異曲同弓之妙,而當時香港亦有別稱維多利亞城。然而,問題出於維多利亞實際是女皇而非皇后,師爺手文之誤,也許因為中國人數千年以來鮮有『女皇』這個概念(歷史上只有武則天)。話說回來,九龍也有一條太子道,英文名稱是 Prince Edward Road。其實 Prince Edward 後來也登了基作 King Edward,但未有記錄顯示太子道後來有提議改作九龍英皇道,也許是沒來得及修訂為 King Edward Road 時他已經退了位。

列拿士地臺 Rednaxela Terrace

最有趣的街道名字非列拿士地臺莫屬,英文名字是 Rednaxela Terrace。這條街名有趣的地方是 Rednaxela 其實是倒轉了的 Alexander,相信是記念一位名叫 Alexander 的英國朋友。但為何街名最終會被『反串』?原因至今仍然是一個謎。

489

 

位於北角的大強街
位處尖沙咀的廣東道
舊稱公眾四方街的售樓書
位於香港島的四方街
九十年代有音樂人以『皇后大道東』名字作曲。
被『反串』的 Rednaxela Terrace

失傳了的文字:塾

每回到日本旅遊,總會有開心大發現,倒不是美食或新奇玩意,而是失傳了的古漢語。記得年前在車站廣播聽到『新』的日語是帶 h 音的 Shin,解決了我一直對於地名如 Shum Shui Po 譯名帶 h 字的問題,相信那是失傳了的中國古音1。也說過不知從那時開始,中國人掉亂了『酢』與『醋』二字,反而是日本人仍舊忠於原著;還有那個在中文接近失傳的『炙』字2。這一切源於一派學說:古舊的東西往往會遺留在外地,反而在發源的地方卻逐漸被忘記。

這次日本旅程,在火車上的廣告也發現了一個已經失傳了的古字:塾,但在日本則被發揚光大,尤其公開試臨近之時,滿街都是『塾』的廣告。在《漢語大詞典》對『塾』有這樣解說:

舊時私人設立的進行教學的地方。《禮記‧學記》:“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紅樓夢》第七回:“我們家卻有個家塾,合族中有不能延師的便可入塾讀書。”

原來早在戰國年代《禮記》已經有『塾』這個字,大概流傳至上世紀初為止。『塾』的意思是私人學堂而非正規學校,相等於今天的補習社。收費的私人學堂稱作『私塾』,不收費的叫『義塾』。日本大有名氣的應慶義塾大學,起源就是由創辦人福澤諭吉3在築地義教『蘭學』(即西洋學術知識)開始。

在日本,『學校』跟『塾』有分別,補習社不叫『學校』,普遍稱之為『塾』,而『學校』就是一般人理解的小學、中學、大學等正規學校。簡單而言,到『塾』上課,也許會幫助學子進入好的『學校』,但不能視為從正規學校畢業。然而在香港,補習社及正規學校都可以稱為『學校』或『學院』,導致有補習社以『學校』的模樣跟正規學校競爭4,此乃後話。

  1. 『新』的啟示
  2. 漢字溯源 –– 由日本菜說起
  3. 或許你沒聽過福澤諭吉,但一定看過他的盧山真面,因為他的頭像被印了在一萬円上。
  4. 灼見名家:高壓考試 標靶準備

488

日本私人補習社(塾)的廣告

談生肖

每年新年,總會有一點文化懸案要解決,上年說過《立春=元旦》這個話題,今年可以談一談生肖。是年是兔年,而生肖之首卻是人見人憎的 —— 鼠,而非『龍』或跟農民息息相關的『牛』,這一點你會否感到奇怪?當然不是『因為老鼠騙倒了貓而贏出賽跑』那門子的鬼話。要解釋生肖,要先由中國曆法說起,中國曆法以天干地支計算,由商代沿用至今,純粹由古人憑天文觀測而計算出來,其實十分科學。天干地支共分:十天干、十二地支,六十年為一個循環1。十二地支是根據木星(太歲星)公轉一周為十二年而定。而『歲』這個字,源起亦是太歲星。

以干支紀年來說,是年是『癸卯』年。正常人對這兩個字都會感到陌生,除非是命相學家,更不用說二千年前大部分農民都是文盲。最令百姓簡單、直接、易明的紀年方法,就是代入常見的動物如鼠、雞、牛、狗等等。而今天跟十二地支對應的,其實源自彿教《藥師經》的『十二藥叉大將』2。十二大將是佛菩薩的『應身』(即化身),也就是說十二生肖中那十二隻代表動物其實源自印度彿教。圖一可見,十二大將中的佛菩薩的應身跟今日的十二生肖出奇地吻合,唯獨真達羅的應身是『獅』變成了『虎』,迷企羅的應身是『金翅鳥』變成了『雞』。當中毘羯羅的應身是『鼠』,小弟不是彿門弟子,唯有在網上抄一段關於毘羯羅的描述:

『毘羯羅大將 —— 此大將的本地為釋迦如來,是子年之守護神。通身青色,現忿怒形,頭戴「鼠冠」,右手下垂持三鈷,左手作拉右袖之形態。』3

毗羯羅是釋迦如來的應身,那理所當然是大將之首,對應為中國生肖的首位亦合理。剛好在奈良博物館找到一幅毗羯羅的圖片(見圖二),圖中清晰可見毗羯羅頭上的鼠冠。

結論是十二生肖源於中國曆法的十二地支,但借用了彿教的十二藥叉大將的應身,純粹因為『易記』。餘下的問題是十二生肖借用了彿教神明是從哪時開始的?維基百科指最早出現於先秦4,《漢語大詞典》則指至漢代才成形。假如十二生肖確實跟彿教的十二藥叉大將有關,那麼『最早出現於先秦』這說法不成立,因為先秦年代彿教並未傳入中國。中國彿教始於漢明帝夢見金人才大舉從天竺引入彿教,如此類推,十二生肖最早於漢代出現則比較合理。

  1. https://zh.wikipedia.org/zh-hk/干支
  2. https://zh.m.wikipedia.org/zh-hk/十二藥叉大將
  3. 藏密網
  4. https://zh.wikipedia.org/zh-hk/生肖紀年

486

 

圖一:十二藥叉大將。資料來源:維基

圖二:Twelve Divine Generals, Vikarāla 毗羯羅(奈良博物館

立春 = 元旦?

每年農曆新年(Lunar New Year)都有一個年經問題,元旦日是在正月初一還是立春日?究竟哪一天才是新年?其實顧名思義,新年就是新的一年, 節錄自 宋.吳自牧 《夢粱錄.正月》:『正月朔日(即正月初一),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一歲節序,此為之首。』而在宋代以前,只有『元旦』或『新年』,並沒有『春節』這個名稱。所以新年就是新的一年,跟春天不一定有關係,因為這是曆法問題,這要看看古時是如何去定義為『一年』。

早在戰國時代,中國人已經採用太初曆法,已計算出一年為 365 又 4 分 1 日,一月約為 29.5日。跟今天一樣,月份以月缺月圓的循環去計算。然而節氣乃根據地球圍繞太陽公轉計算。簡單而言,初一是根據陰曆,而節氣則是根據陽曆,所以初一不可能(必定)會跟立春在同一日,除非把『新年』定義為春天之始,則另作別論。

而『一年』乃根據天干地支分為十二個月,分別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跟年份或時辰一樣,當中『子』月為歲首,子月朔日就是新年,但子月卻又並非大家所理解的西曆一月尾至二月尾(立春前後)的日子。子月其實是十一月,也就是在戰國年代,十一月初一才是元旦。後來戰國時代秦國的顓頊曆改了歲首在十月(即亥月)1,在杜甫《十月一日》詩便有提及唐代僚人新年是在十月初一(見《從杜甫〈十月一日〉談裹蒸糉》)。而現行的曆法是源自漢武帝的太初曆,自始元旦日便定在今天的正月初一,算來也差不多有二千年歷史。

回到近代,自從明治維新之後,日本人的新年由中國的農曆正月初一改為西曆一月一日,而民國初年亦曾經有一段短時間把元旦改為西曆一月一日。所以說到底,元旦日是哪一天是由當權者決定的,我們這等蟻民在坊間辯論到底是初一還是立春,其實意義不大。

  1. 《晉書.律曆志下》:『暨於秦漢,乃復以孟冬為歲首。』

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