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邨』是香港獨有漢字?

某日在 Thread 上讀到一條有趣的問題,謂香港幾乎每天都會看見的『邨』字是否香港獨有?這個問題很惹人思考。相同的字在國內及台灣等地只見『村』字,沒見過『邨』,在第一代的中文字庫大五碼中,亦沒有收錄『邨』字,只有在後期的增補香港字庫中才出現。引述字典說:『「村」、「邨」二字既無別,標準字體又從俗以「村」字為正字,故可收「邨」字為其異體。』1也就是說,『村』及『邨』實為同義,正寫為『村』,『邨』屬異體。

然而,翻查古籍2,漢字最早出現的並非『村』子,『村』的本字實為『邨』(),《康熙字典》解曰:『从邑从屯,經史無村字,俗通用。』,『屯』就是聚居的意思。至於『村』字,最早出現於東漢中期3,其實當時漢字對於聚居地有仔細分類,《漢書.食貨志》曰:『在野曰廬,在邑曰里。五家為鄰,五鄰為里,四里為族,五族為黨,五黨為州,五州為鄉。鄉,萬二千五百戶也。』當時『鄰』、『里』、『族』、『鄉』皆有嚴謹界定,一條『鄉』至少要過萬戶,比一『族』人的規模還要大。『村』這個字要到東漢中期才出現,當時屬『邨』的異體字,後來逐漸在唐詩出現,看來『村』字在唐宋年間才開始普及。《字彙.邑部》云:『邨,聚落也。徐鉉曰:今俗作村,非是。』意思是『村』本來是俗字,不過在習非成是之下,『村』今天變成了正字。然而,再仔細點看兩字字型,『邨』及『村』其實亦有分別,『邨』乃从邑,邑是都城的意思;而『村』卻从木,意解在野。『村』『邨』二字雖然同指聚居之地,但卻有城鎮及鄉郊之別。

既然『村』字已在唐宋年間開始普及,那麼為何港英政府會在千多年後的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興建的廉租屋以古字『邨』去命名?難道是《尋秦記》的項少龍穿越到了古代再回來配上一個『村』的本字?有一說法是當時港英政府裡的文官為區分城鎮裡的『邨』及鄉郊的『村』而用上兩個不同的字。這個說法聽來合理,若然屬實,當時那位文官可謂國學高人。

  1. 《異體字字典》:
  2. 《漢典》:
  3. 孔祥玉. (2015). “村”的起源与发展情况初探. 北方文学(中旬刊), (11), 104-104.
石硤尾邨為港英政府第一批興建的簾租屋邨。圖片由 ONewYork – 自己的作品, CC BY-SA 3.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3329154

499

周、星期、禮拜、曜日 —— 四種紀日的歷史背景

香港人近年都視日本為『鄉下』,在某程度上我認同,因為近年我十分喜愛到日本『尋根』—— 去尋找已在本土失傳了的中國文化。這次到紐約棎親,中途在東京短暫逗留了二十二個小時,期間到了酒店附近的『排隊店』用膳。顧名思義,在那家店門外前後『排』了約半個小時。就在門外百無聊賴的時候,留意到店家的營業時間表上列出了『日曜日』、『月曜日』、『火曜日』、『水曜日』、『木曜日』、『金曜日』、『土曜日』等字樣,意思是周日、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及周六。也許當時真的太無聊,便順勢查起 X 曜日的典故來,發現原來也是失傳了的中國文化。然而,再進一步了解下去,其實又跟中國文化沒有很深的關連,原因是古中國一直沒有『周』(七天)這個概念。

說 X 曜日源自中國,這說法沒有錯,日、月、火、水、木、金、土統稱為『七政』或『七曜』1。最早出現於先秦時期,當時是指天上七顆較重要的星體:太陽(日)、月亮(月)、火星(歲星)、水星(熒惑)、木星(鎮星)、金星(太白)及土星(晨星)。一如前述,當時七政跟『星期』沒連上關係,因為中國人的曆法只有『歲(年)』及『月』,沒有『周』的概念,當時七政大多用在天文及占星之上。

至於『星期』這個概念源自古巴比倫文化,『七』為兩河流域文明常用數字,也是該地區的吉數。後來七天為一周的概念傳到猶太文化裡頭,再寫入《舊約》聖經之中,以後不論猶太教、基督教及伊斯蘭教都會每周奉一天為『聖日』(或『安息日』/『主日』)。到大航海時代基督教文化無遠弗屆,『星期』(以至周日為休息日)這個概念遍及全球。

中國從哪時開始有『星期』的概念?根據資料,中國人要到民國初年才開始採用以七天為一周的制度2, 那時候流行『西學東漸』,認為中國人要摒棄舊有文化及制度,要全盤採納西方一套,包括曆法及時計,『星期』的概念開始傳入中國。早期來華教士除了會傳教外,還會翻譯聖經及西方文獻,當中免不了要介紹西方國家『星期』及『聖日』的習慣,當時被翻譯為『禮拜』及『禮拜日』,兩個用詞均有宗教意思。

至於七政又何時跟『星期』扯上關係呢?雖然西方敎士遲至明末才把『星期』的概念傳到中國,但早在唐代已經打通了河西走廊,開拓了中亞地區的貿易,同時亦帶來了外邦人的宗教,包括猶太教3、耆那教、景教、摩尼教等『夷教』4。他們不約而同都會在每七日為一周的循環之中守一天『齋日』,當時所採用的就是以『曜日』為紀,及後又輾轉傳到日本。而當時中國因為視這些夷教為異端,沒有正式收為官方紀錄,而夷教在後來不同時期遭到禁教,禁教之下除了屠殺異教徒外,還會拆聖堂、毁聖物及銷毁典籍(哪個時代 / 地方都一樣),也就沒有太多相關文獻紀錄流傳下來,在華夷教亦逐漸消失在歷史塵土之下。

周、星期、禮拜、曜日,這四個詞。『曜日』的歷史源頭最早,自唐代開始流傳於夷教的胡人及天竺信徒之中,再傳到日本,輾轉流傳至今。而『禮拜』及『星期』均為西方教士來華後的新造字,前者顧名思義地跟宗教有關;後者屬宗教中立,純天文現象,以月圓月缺之間的廿九日為『月』,再以四分一為『星期』的循環。而『周』這個字其實是日本的新造字,民國時期反向傳回中國。

  1. https://zh.wikipedia.org/zh-hk/七政
  2. 从七曜说到“礼拜”、“星期”、“周”的语源
  3. https://zh.wikipedia.org/zh-hant/中國猶太人
  4. 耆那教是故印度宗教;景教就是東方基督教,乃最早傳入中國的基督教;摩尼教是一種集祅教、基督教及彿教於一身的哲學體系,最為香港人熟悉的是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筆下的『明教』。
東京蒲田區丸一豬排店的營業時間表

498

日語漢字的雑砕念

這次在北海道旅遊跟女朋友逛商店時,發現了『雑貨』的分類,隨即令我駐足思考了一陣子。女朋友說:『貨品太「立雜」,不能分類的都歸類為「雜貨」,有什麼奇怪?』奇在這個『雑』字跟繁體字的『雜』有一點不同,也許背後也有一個故事。

在日語漢字中,凡『』字形都會簡化為『九』,包括『雜』(雑)、『倅』(伜)、『碎』(砕)、『粹』(粋)、『翠』(翆)、『醉』(酔)等字,唯獨『卒』屬例外,保留了原有字形。『』這個字古已有之,其實是『衣』字,看看『衣』的甲骨文便會知曉:( ),這是上衣的形狀。至於這個字何時被寫成『九』字?最早記載出現於唐代《五經文字.衣部》云:『作卆及皆訛。』,意思是『卆』是『卒』的俗字,但卻是一個錯字。北宋年間,遼國的《龍龕手鑑.酉部》有收錄『酔』為『醉』的俗字。

在日語漢字中,『雑』、『砕』等字早在戰後 1946 年由日本內閣發佈的《當用漢字表》1 已經出現,然而當時教科書卻標注『雜』『碎』乃正字,而『雑』『砕』等為俗字或異體字;在 1953 年的《福生新聞》2中,發現有廣告中『雜』、『雑』二字共用(見下圖)。至 1955 年起,《福生新聞》統一採用『雑』字。到 1981 年內閣發布的《常用漢字表》中,『雑』『砕』等俗字名正言順地『坐正』,『雜』『碎』等正字隨舊有的《當用漢字表》同被廢止。

有可能『杂』及『卆』相關字形一直在日本流傳,但很難想像這樣冷門的俗字會在異邦留了下來,起碼我在日本古籍上找不到丁點兒線索,更合理的推測是『杂』及『卆』的字形都是日本人自創的,而日本人會創造專用漢字一點也不感到意外3。值得一提是『雑』這個字跟中國簡化字『杂』相似,但比日語漢字起碼遲了十年,直至 1956 年《漢字簡化方案》〈漢字簡化第二表〉才出現。其實當時提出的簡化字有部分跟日語漢字相似,相信當時中共的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有參考過日本的《當用漢字表》。『砕』曾經在 1977 年《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二簡)中出現過,但二簡最後並沒有推行,其他『卒』字型的中國字亦沒有像日語漢字般被進一步簡化。

  1. 見 昭和二十四年(1949 )《当用漢字字体表》(岩田母型)
  2. 福生巿立圖書館 內《福生新聞》第十二號。
  3. 見 《維基百科》〈和製漢字〉條目。
日本藥妝店內的『日用雑貨』字樣。
昭和二十八年(1953)的《福生新聞》
昭和年代的山內屋商店,招牌上方用上『雑貨』二字。

497

三星堆撞鬼

早前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辦了一個三星堆展覽,朋友問那些是否都是外星人的造形?事實上,我們對三星堆年代的古蜀文化所知不多,留下了許多歷史空隙有待後人去棎索。如以科幻角度去解決歷史疑團,為古文化加添一層神秘色彩,無可無不可。然而,更貼近現實的說法,是那些其實是古時祭祀用的神物。舉一個例說,十多年前小弟有幸參與過上水圍村的太平清醮活動,假如能夠把當年祭祀用的巨大神像給保存下來,三千年後的未來人,或許也會把它當作外星人看待(見圖一)。

中國人的祭祀文化自三千年前至今,其實都沒有太大變化,都是在拜 —— 鬼!不過那些年的『鬼』和『神』並沒有分得那麼細。除了那兩米多高的銅像是鬼神形像外,三星堆文物中出現最多的就是外形獨突的面具,那亦是代表鬼神的道具(見圖二)。在傳統祭祀中,巫師戴上象徵鬼神的面具作法,隨即上通天地、神人合一,現時在各地習俗中仍然保留了這個傳統(見圖三)。

三星堆中的怪面具代表鬼神,其實有文獻根據。中文字的 『鬼』字,就是指戴上鬼面具的人,小篆為 , 活像一位巫師戴上鬼面具在跳舞作法的模樣。『鬼』字在《說文解字》中屬『甶』部首,解釋為:『鬼頭也』1。三千年前這個『甶』字,正正就是今天放在博物館裡頭三星堆文物中的鬼頭面具。《說文解字》中『甶』字部首收錄了三個字,除了『鬼』字外,還有『畏』及『禺』二字。巫師戴上鬼面具後令人心生驚恐,謂之『畏』,甲骨文為 ,乃巫師戴上鬼面具並手持神杖的模樣,可以想像極具威嚴,望之令人生『畏』。

『禺』其實是今天的『偶』字,意謂偶像,又或是布偶戲的『偶』字。《說文解字》解釋為『桐人也』2。當社會不斷進步之後,民智漸開,祭祀儀式淪為表演環節,巫師不再是上通天神的靈媒,而是在做傀儡戲的戲子。

後來文字不斷演變,『甶』字部首逐潮演變為『田』字,當中『異』( 小篆:)正正就是巫師戴上面具後的模樣3。『異』的本義是『奇異』、『特異』的意思,凡人戴上三星堆面具後別樹一幟,特異非常,不難理解『異』的含意。另一個相關文字是『畀』( 小篆:  ),小篆仍然保留了『甶』的部首,亦即是跟古時的祭祀活動有關;下半部是類近『几』字的祭台。祭台上放的東西就是要『獻』給鬼神的祭品,『畀』在《說文解字》的解釋為『相付與之』4。也就是說,『我比錢你洗』的『比』字,正字屬『畀』,歷史可以追索至三星堆年代。

圖一:2006 年上水圍太平清醮所採用的巨型神像。
圖二:在北京國家博物館展出的三星堆面具。
圖三:日本的生剝鬼節保留了祭師戴上鬼面具的祭祀儀式。圖片來源:網上圖片。
  1. 『甶』—— 台灣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2. 『偶』—— 漢語多功能字典
  3. 『異』—— 漢語多功能字典
  4. 『畀』—— 漢語多功能字典

496

電氣化文字

每回到日本旅行,總會找到一些失傳了的舊詞匯,亦即是說那些年我們經常會用上的文字及詞語,後來被新字/詞所取代,然後大家漸漸把它忘記得一乾二淨,不過歷史卻把古字/詞留了在日本,還保存了原本的意思(見《失傳了的文字:塾》及《漢字溯源 –– 由日本菜說起》)。這次在日本發現的文字寶藏是『電氣』一詞。

記得在劣作《打咭街道系列:香港有趣的街道名》中提及:『(北角)有一條『電氣道』(Electric Street),電氣道名字沒譯錯但卻可堪玩味,因為『電氣』這個詞一早已經失傳了。』也許香港最後一次採用『電氣』這個詞是八十年代初,當年由柴油火車改為電動車,該計劃稱之為『電氣化』。『電氣』這個詞歷史不遠,原因是電力的廣泛使用只有約 150 年歷史,據雷銀照《”電氣”詞源考》指出,『電氣』一詞最早出現在來華傳教士瑪高溫翻譯書《博物通書》1,當時以『電氣』去翻譯英語 Electric fluid,後來日本人把『電氣』這個詞帶了出國。

如今這個詞普遍被『電』、『電力』或『電動』所取代了,畢竟中國人對於『氣』的概念比較抽象(除非是武俠小說)。然而,『電氣』一詞在日本仍被廣泛使用,電動車在日本稱之為『電氣自動車』,全國知名品牌 NEC 的日文名稱是『日本電氣株式會社』。

在日本,『電氣』和『電力』會交替使用,我在京都同時找到『電氣』和『電力』的路蓋。但嚴格來說,『電力』跟『電氣』是有分別的,『電氣』是電的統稱,而由『電氣』所產生出來的力量便稱之為『電力』,以英語解說『電氣』是 electric,而『電力』則是 electric power。

  1. 雷銀照. “電氣”詞源考. 電工技術學報 22.4 (2007): 1-7. FT.
京都街上的路蓋寫上『電氣』一詞,同時亦發現『電力』的路蓋。
在日本的朋友某日貼上告示說電車免費充電中止,『電車』在日本稱之為『電氣自動車』。

495

原子時代

某日,遠在美國不諳中文的姪兒問了一個問題,為何『原子筆』要用上『原子』二字?答案關係到近期《奧本海默》這套傳記電影。奧本海默及他的團隊發明了原子彈,打敗了邪惡軸心國日本,結束了二次世界大戰,令世界和平了幾十年,亦令美國國力蒸蒸日上。然而,原子彈的原理是什麼?看過電影的朋友知道跟量子物理學有關,再說下去便要找大學教授解說,我等凡夫俗子只知道『原子』便是代表『高科技』、『先進』、『前衛』……. 總之係『勁野』!

正因如此,奧本海默不單止在物理及軍事上帶來革命性的發展,亦影響了華文世界, 一時間所有新奇事物都被冠上『原子』二字,令商品變得『高科技』、『先進』、『前衛』,感覺上『好勁』。這其實只是一種 marketing strategy,產品跟『原子』(atomic)沒有關係。這現像從上世紀四十年代至今依然沒變,早前吹噓過『納米』二字,華為手機採用了 7 納米晶片,iPhone 15 則用上 3 納米晶片,其實我們又不甚了解『納米』及『納米技術』所謂何物,但總之係『勁野』,連帶『納米』商品應運而生,其實又跟『納米』沒有關係。

HKTVMall 上帶『納米』二字的商品

在網上找到兩幅四十年代的舊漫畫,指當時商品及商店都愛加上『原子』以作速銷效果,跟今天的『納米』沒有兩樣。現時仍有不少物品帶有『原子』二字作為前綴,由上世紀一直『生存』至今,除了原子筆外,還有原子印、原子襪、原子褲、原子鑊/鍋、原子胎
、原子粒收音機等等,當中大部分亦已經式微,畢竟也過去了七十多年,『原子』早已不是新奇事物了。

帶『原子』二字的商店在香港早已絕跡,在資料搜集時發現香港曾經有一家『原子行』百貨公司,不知道老一輩的朋友有沒有印象?早前寫《昔日.上水》時提及一家『原子影相館』,幾年前亦隨著數碼相機普及而結了業。原子其實代表了一個時代,由二戰結束後維持了一陣子,但這個原子時代早已過去了,只有僅餘的名字仍然苟延殘活了下來,留下一點線索讓我們窺棎到上一輩曾經對『原子』如斯瘋狂過。

原子時代帶領『原子』風潮。圖片來源:秋海棠民國史地 面書頁,《 海濤 — 民國卅五年(1946)第十二期 》

原子時代帶領『原子』風潮。圖片來源:秋海棠民國史地 面書頁,《 華僑經濟 — 民國卅五年(1946)第一卷第四期 》

原子行廣告。圖片來源:秋海棠民國史地 面書頁,《 天下(香港)— 民國卅七年(1948)第六十四期 》

售賣原子襪的舊廣告。網上圖片

494

打咭街道系列:天南地北雲集香江(下)

港英政府早在二十世紀初便有系統地以地方名去為新街道命名1,初時還會跟貿易港口有關,但後來已經江郎『名』盡,索性亂填。這說法並非沒有道理,以香港仔為例,香港仔大街附近交錯的八條街道是洛陽街、西安街、成都道、湖北街、湖南街、南寧街、奉天街(今瀋陽)、東勝道 。八個地方沒有任何共通特點,散落在中國不同的角落上,假如在地圖上規劃一條路線把八處地方連起來,可以跑完大半個中國。有說當時採用該批地名只是取其名字中的東、南、西、北,玩弄『食字』遊戲,但西安街排列不在西邊,反而跟東勝道交錯,可見跟『方位』毫無關係。

相同的例子如深水埗,以東京街開始由西至東排列是:東京街、東沙島街、九江街(即彿山)、欽州街、桂林街、北河街(天津至大沽口的河流,舊稱北河,今稱海河)及南昌街,橫跨幅度由越南至東沙群島,再由廣西到江西再北上天津。在深水埗附近的地名還有寶安(今稱保安道)、通州(即北京)、汝州、海壇(福建海壇島,今稱平壇島)、大南(南越大南巿,今稱峴港)及基隆。

紅磡除了在 1909 年刊憲的南寧里(已消失)、天津街(已消失)、蕪湖街、大沽街外,後加的還有山西街、江西街、淅江街、安徽街、江蘇街、四川街及貴州街。旺角至油麻地區除上述刊憲的甘肅街、北海街、西貢街、寧波街、南京街、吳松街、上海街、雲南里、蘇州里(已消失)、廣東道、長沙街及山東街外,後加的還有石龍街(東莞石龍鎮)、南頭街、深圳街、閩街及東莞街。相鄰街道可以天南地北,天各一方,除了是因為當年官員隨機硬塞地名進去之外,小弟想不到其他理由。

然而,倒是有少數例外的街名是可以解釋的。例如銅鑼灣希慎道交匯的四條街:恩平道、新寧道、開平道及新會道,都是以中國廣東省四邑命名,原因是利希慎的父親利良奕是四邑人,這四條街道是紀念祖先的故鄉。還有蘇杭街,英文名字以英國將軍威廉.乍畏(William Jervois)命名,但因這裡以販賣蘇州及杭州布疋而聞名,所以中文名稱被命名為蘇杭街。

  1. 見《打咭街道系列:天南地北雲集香江(上)
1957 年《華僑日報》〈香港市區分圖之九 –香港仔街道詳圖 〉source: HKPL MMIS
要把香港仔相鄰的八條街道相連的城巿跑一圈,幾乎把大半個中國跑完。 source: Google Maps

493

 

打咭街道系列:天南地北雲集香江(上)

上文1 說過香港有趣的街道名,在做資料搜集的時候,發現香港在二十世紀初期不斷拓展土地之後,忽然衍生出許多新的街道,當時的官員要為這些新街道命名時,也許殖民地年代的人名已經用盡,沒名可用下便大量地使用地名,初時還會採用英國人熟悉的商埠,但後來所採用的地名已經毫無準則,隨意在中國地圖上找一堆地名便填上去,跟所命名的地方完全沒有關係。這情況可以理解,當要求閣下一口氣說出五十個地名時,頭數個地方可能跟你有關,也許是你曾經去過或令你很懷念的地方,但後來的必定是『亂嗡』。

港英政府有系統性地以地方名稱作為街道名,最早可以追溯至二十世紀初。當時港英政府為解決九龍及香港島街道名稱重疊的問題時,為一批街道重新命名,當中大部分在九龍區。在 1909 年 3 月第 184 號憲報2 列出一批被易名的街道,38 條被刊憲的新街道名稱當中有 30 條用上了地方名,分別是:

  • 港島區 —— 太原街。
  • 尖沙咀區 —— 北京道、漢口道、廣東道(實為廣州)、海防道、河內道、梧州台(今戈登街)。
  • 油麻地區 —— 甘肅街、北海街、西貢街、寧波街、南京街、吳松街(以上海巿的吳淞區命名)、雲南里、蘇州里(已消失)3廣東道、上海街。
  • 旺角區 —— 廣東道、長沙街、山東街、上海街。
  • 紅磡區 —— 南寧里(已消失)、天津街(已消失)、蕪湖街、大沽街。
  • 福全鄉(今稱深水埗)——  牛莊(即遼寧營口巿)街、重慶街、福州街 (二十年代填海後三條街道均已消失)。

有趣的是,當中超過一半是《天津條約》及《北京條約)下指定(或相關)的通商口岸(標示紅色的地方)。此舉倒不一定跟兩份條約有關連,而是因為當時英國人跟中國有頻繁的貿易往來,必定對這些關口地區特別熟悉。當時港英政府引用過條約上的通商口岸(或相關)地區作街道名字的,計有:北京、漢口、廣州、寧波、南京、蘇州、牛莊、福州、天津、北河、大沽口、廈門、汕頭、上海、九江、基隆。沒用上做街道名稱的通商口岸(除台灣外)只有瓊州、登州及鎮江。

另一項有趣的地方是當時英國人十分喜歡採用越南地名,印象中越南從來不是英國殖民地。相反,當時港英政府鮮有採用其他國家地名作為街道名,唯一例外的是『東沙島街』,乃是以東沙群島而命名的。以越南地名命名的街道名稱有:

  • 河內道 —— 以越南的首都河內巿命名。
  • 東京街 —— 以越南的東京灣命名,今稱北部灣。
  • 海防道 —— 以越南的海防市命名。
  • 西貢街 —— 以前南越首都西貢巿命名,今稱胡志明巿。
  • 大南街 —— 以南越大南巿命名,今稱峴港。

另外值得一提是『緬甸台』其實是以德國城巿 Minden 而命名,跟東南亞國家緬甸無關。另外渣華道是以印尼爪哇島命名,舊稱爪哇道,因當時政府以位於北角的爪哇輪船公司(Royal Interocean Lines – RIL)而命名。

  1. 見《香港有趣的街道名
  2. Hong Kong Gazatte 1909.184
  3. 網上資料:『蘇州里就喺廟街同彌敦道之間,靠近油麻地天后廟,今日都唔存在喇。』
1909 年香港政府第 184 號憲報
1920 年九龍街道圖,可見牛莊街,重慶街及福州街。source: hkmaps.hk

492

〈待續〉

從楊協成咖喱雞引申出來的問題

問題從一段洗腦的舊廣告小調對白說起:『點解今餐又咁少餸架?淘茶,茶又凍。』網上找不到舊廣告片段,但經歷過八十年代的朋友仍然記得。然而,當中卻有多少人認識『淘茶』這個詞?起先是網上一個群組有東西免費轉贈,最吸引我的是楊協成咖喱雞罐頭,然後舊廣告那一句洗腦歌便浮現了出來。隨即引起了我的疑惑:什麼是『淘茶』?首先排除前人『亂填』歌詞,那相信是某年長的廣告人引用了一句舊方言,印像中自八十年代開始已經沒有聽其他人用過『淘茶』這個詞。

要了解『淘茶』,要先解決『淘』這個正字。因為既找不到原片,亦相信原片不會有字幕,只有從互聯網大神上著手。網上最多人寫的是『塗茶』,連楊協成面書專頁亦寫上『塗茶』,亦有人寫成『圖茶』。當然,在詞典上無論『塗茶』還是『圖茶』,均沒有收錄解釋。再查粵音 tou4 的同音字達 63 個1,亦不能排除是近似發音如『嚎茶』。從粵音去追查這個字的來歷可謂大海撈針,及後證實亦徒勞無功,原因是『淘茶』是一種方言,詞典裡並沒有收錄。

當放棄了從文獻上調查後,回想整個廣告在表達什麼?廣告是說男主人回家後發現『今餐又咁少餸』,最後要『加餸』開一罐楊協成咖喱雞罐頭,而兩件事中間有什麼選擇可以跟『茶』有關?忽然想起是否指男主人想倒茶入飯作泡飯?這個想法有點『大膽』,因為廣東人很少會把常喝的普洱茶沖入飯碗送飯,但日本人則有這個習慣,稱為『茶漬飯』。日本人的文化十居其九源自中國,這裡經常指出許多中國已失傳了的文化,往往可以在日本發現。

究竟以茶灌入飯跟 tou4 哪一個字會有關連?隨即想到『淘』,《漢語大詞典》解:『5. 以液汁拌和食物』。首先找到的是葉靈鳳一篇《茶淘飯》2,把這道失傳美食記錄得十分仔細。另一項線索是《粵語詞彙研究所》有如此記載:『用水、茶或湯「泡飯」,粵語叫「淘茶」、「淘湯」、「淘飯」等。』3正因為是方言,所以文獻記載不多,最早可以追溯至宋.王溥 《唐會要.光祿寺》:『夏月冷淘粉粥』。而在《維基百科》中,日本的茶泡飯最早的文獻記錄是《信長公記》4,大約在中國的明朝。要算茶淘飯最經典的文獻記錄是《紅樓夢》第四十九回:『寶玉卻等不得,只拿了茶泡了一碗飯,就着野雞瓜齏,忙忙嚥完了。』可見當年的茶淘飯入得廚房、出得廳堂,並非窮等人家『少餸』才要泡飯。

假如正字/詞是『茶淘飯』,那麼『淘茶』這個詞序便有點問題了,因為是以茶淘飯,吃的是飯不是茶。例如古人在溪水中『淘金』,總不會寫成『淘水』。然而,中文往往有一種相反意思結構,最經典例子是『養病』(其實是從病中養好身體),都是約定俗成的緣故,只要受眾明白便可以了。

後記:楊協成咖喱雞兩句對白,相信是抄襲自五十年代粵語諧趣曲《口花花》:『今朝冇乜餸,淘茶茶又凍。餓到我肚空空,山票又冇得中。橫財難望碰,定必一世窮。』5

  1. 《粵音資料集叢》: https://jyut.net/search?q=tou4
  2. http://www.millionbook.net/xd/y/yelingfeng/lhdg/084.htm
  3. https://www.yuetlab.com/word/5bad89ca21db646fce94cb9d
  4. 《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zh-hk/茶泡飯
  5. 大傻.馮玉玲:《口花花》.和聲唱片。 https://youtu.be/umQ1xoAcPSc

491

在楊協城的面書專頁上使用了『塗茶』。

將軍澳是記念哪一位將軍?

早前去過科技大學圖書館參觀,他們的檔案室有十分吸引的地圖館藏,其中一幅舊香港地圖尤其吸引了我駐足研究好一會。舊地圖最令我感興趣的是舊地名,可以追索本土地名在開埠前的原貌,用以了解名字背後的故事。當日令我最感興趣的一個地名是:Junk Town,其實就是今日的將軍澳。自己在將軍澳工作超過十年,一直對『將軍澳』這個名字百思不得其解,也沒太多記載『將軍澳』裡頭的『將軍』到底是誰。

將軍澳的民居歷史不長,所以沒有任何文獻記錄這個地方,將軍澳最早的村落 —— 坑口村 —— 已經是清代復界後的事1。然而,早在明朝的《粵大記》〈廣東沿海圖〉上已經標記『將軍澳』,原因跟早前提過的『春花落』2一樣,因為那是航海要道,更重要的是將軍澳乃是一處遇上颶風時的避風港,明《蒼梧總督軍門志》中亦曾標示『將軍澳可避颶風』,在《新安縣全圖》可見將軍澳是一個布袋型的天然避風港。在眾多資料顯示,將軍澳其實就是一個『Junk Town』(或譯『Junk Bay』),Junk 是帆船的意思,眾多帆船聚集的地方就是『Junk Town』,而剛好 Junk 跟『將軍』音近,或許『將軍』就是『Junk』直譯過來的。然而,這個說法只算是 too good to be true,因為『將軍澳』這個名字比『Junk Town』要早出現三百年,不可能『將軍』就是『Junk』。

『將軍澳』的『將軍』是誰?有一篇本地博文3歸納了六個可能性,其一是上述的 Junk 英譯,另外四個都跟『將軍』有關,一說是漢將軍李廣下葬於此,但李廣是隴西人,幹嗎老遠跑來南蠻之地下葬?此說不可信。另一說是南宋將軍,這個說法十分有趣,因為附近一帶的歷史最早確實可以追溯至南宋4,當時在佛堂門設下關口,不過區區一個小關口是否駐有『將軍』?此說亦不可信,當時廣東地區的『將軍』也許是坐鎮廣州的兩廣總督。另外兩位『將軍』已經是明朝末年或以後的事,出現時間比上述的明代地圖要遲,也就按下不表了。最後一個說法跟風水有關,因此處位於『將軍地』、『將軍走馬』與『將軍拔劍』三個風水格局,小弟不是風水專家,未知說法真偽,只是『將軍澳』這個名字本身已經說明是一個『澳』,即海灣,跟『山』沒有關係。再者,『將軍澳』這個地名跟後來的坑口村相差了起碼一百年,坑口村原居民是客家人,是朝廷復界後『輸入外勞』後建村的,跟什麼風水寶地沒太大關係。

  1. 見《曾令香港沉淪的遷界令
  2. 見《青衣與春花落
  3. 見《將軍澳地名初探
  4. 見《鰲洋甘瀑與西貢的關係

490

Map of Hong Kong, Surveyed by Capt. Sir Edward Belcher, 1841. 標示將軍澳為 Junk Town。
1595 年《粤大記》・廣東沿海圖,右下角標示『將軍澳』。
明.萬曆九年(1581)《蒼梧總督軍門志》〈全廣海圖〉節錄(重繪),標示『將軍澳可避颶風』。
1866 年《新安縣全圖》中有標示『將軍澳』及『坑口』等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