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餐單演義

最近重回減肥計劃。多謝以往的 blogging 習慣,按一下減肥的標籤,很容易便找到對上一次的減肥計劃已經是 2004 年,足足放縱了自己十三年。畢竟曾經有過減去 40 磅的戰績,對減肥還有少少經驗。要成功,不外乎兩項要點:飲食及運動。前後十三年前,發覺食物科學竟然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變,儼如一項演義。簡單來說,假如照跟十三年前的減肥餐單的話,有可能會愈食愈不建康。十三年前你大慨會聽說糖、脂肪和膽固醇都是不健康的東西,所以在營養標籤上都替它們加上一個指標,指標數字愈低,表示某食品愈健康,多吃會長命百歲;指標數字愈高,每吃一口大概會短壽一點,簡單得連三歲至八十歲都懂。然而,世事如棋局局新,誰想過今天它們會被營養學者平反?

首先發難的是雞蛋,營養學一直相信膽固醇會影響心血管健康,而一隻雞蛋黃有 0.187 克膽固醇,超過一天膽固醇建議攝入量的一半,即一早起床吃個雙蛋已經超標。數據指標嚇得人人聞蛋色變,吃蛋都要走黃,蛋白菜譜忽然其門如巿。然而,有趣的是 2013 年哈彿醫學期刊發表了一份報告,說並未發現雞蛋黃跟心血管疾病有任何關連,相反吃全蛋比『走黃』更加有益1。而在 2015 年發佈的《美國膳食指南》更剔除了有關膽固醇建議攝入量的指引2,這表明當年單一的膽固醇數據指標存在誤導。

另外,看看脂肪(Fat)量,傳統的營養觀念告訴大家說,脂肪是不健康的,少吃為妙,所以食品都有一個脂肪數據指標供大家參巧。一般而言,飽和脂肪(Saturated Fat)或動物脂肪就是不健康的脂肪,相對不飽和脂肪(Unsaturated Fat)(例如魚和菜)則比較健康,這個概念導致了植物牛油及人造牛油的興起,相反傳統牛油卻乏人問津。但 2006 年《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發表了一項震憾社會的報告,指出攝取少量的反式脂肪,已經能夠大幅提高得冠心病的風險。而植物牛油及人造牛油的主要成分就是反式脂肪,當年被追捧為健康食品,忽然戲劇性地變得比垃圾食物更邪惡。

撇開反式脂肪不說,飽和脂肪一定比不飽和脂肪邪惡,這看來是食物學的金科玉律,所以芝士、牛奶、雪糕、蛋糕統統都有『低脂』產品,因為飽和脂肪會令人胖。然而,有趣的是,近年也有研究報告指出,以脫脂奶(或低脂奶)替代全脂奶並沒有明顯的減肥作用,相反全脂奶有助降低血糖3。這是從醫學數據觀察所得,原因仍然有待學者研究。

最後要說糖,糖也是典型的壞份子,所以巿場上也有代糖飲品及代糖食品,不含糖的餐單,它們都健康?2012 年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及美國糖尿病協會(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聯合發出了對代糖的健康警告,指出代糖不單對心臟有影響,甚至會增加糖尿病風險4 5。這是不是很諷刺?為了預防糖尿病才吃代糖,但卻因此患上糖尿病。

自從有了營養資料標籤之後,今天要去了解食品的營養成份比十三年前實在方便得多。然而,營養標籤雖然令食物成份透明化,但仍然脫不掉人類對所謂數據指標的迷信,好的指標和壞的指標,簡單得像童話故事裡的善與惡,但現實卻比非黑即白的邏輯複雜萬倍,好人原來也有陰暗一面,壞人也會來個改邪歸正,這大概就是食物科學過去十三年的寫照。

  1. http://www.health.harvard.edu/staying-healthy/harvard-study-says-yes-to-eggs
  2. 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16-12/10/content_1142145.htm
  3. http://time.com/4279538/low-fat-milk-vs-whole-milk/
  4. http://circ.ahajournals.org/content/early/2012/07/09/CIR.0b013e31825c42ee
  5. http://www.health.harvard.edu/blog/artificial-sweeteners-sugar-free-but-at-what-cost-201207165030

463

諱疾忌醫 2004

我是一個很乖的男仔,又聽話,又唔扭計,營養師給我的叮囑都一一遵照無遺:

  • 飲食:每周填寫的一份飲食紀錄都完美得無懈可擊
  • 體重:再沒有從前一周四磅的下降速度,但仍然是一個較為穩定的進展
  • 運動:現在我每逢周末都會通山走
  • 健康:最近的驗血報告顯示我的身體狀況比正常人更加正常

環顧以上四方面,營養師再沒有提供額外的提示,每次門診,就是改功課﹝飲食紀錄﹞、除鞋、上磅,但依舊需要盛惠三百大元,恍惚搭上磅的每一隻腳都要一百五十元,肥仔一磅值千金,實在比美春宵一刻。當然,以上所寫的都是純粹開玩笑,在現實當中,就是反過來送三百元給一名標準肥仔,他也絕對不會上磅給你看。

肥仔跟年過三十的女人一樣,數字都是個人的最高機密。更甚之,因為一直避免上磅的關係,真實的體重,恐怕連自己也都瞞過了。體重不過問之餘,還要縮起肚皮穿上早已不稱身的衣物,自作孽,為的就是要堅守一個褲頭數字。其他因脂肪積聚重而帶來的毛病,更加不聞不問。

不諱言,我從前有諱疾忌醫的心態﹝見《諱疾忌醫》﹞,眼不見為乾淨,對身體的無知,大概便等於健康吧。回港後,對此卻有了一百八十度的改變,現在會定期看的醫生一共有四個,平均一個月看三個,一如上述的例子,看醫生並不一定因為有病,我只是十分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罷了,脂肪度、體重、血糖、血壓,我一定要了解清楚,再經醫生的專業判斷說是正常,才能令我信服。

一失足成千古恨,一個人不能對健康率性,否則後悔莫及,只是要避免去諱疾忌醫的不單是生理上的病。最近在廣播媒介上巧合地聽到數個婚姻失敗的個案,男人自以為盡責地每天工作養妻活兒,而忽略了夫婦之間相處與構通,感情漸淡,最後女方受夠了,在毫無預警之下一走了之,男人後悔而晚。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枕邊人同床而異夢,當真對感情問題一無所知?還是只在掩耳盜鈴?當感情埋下了決裂的伏線以後,兩口子便應該正視、解決,難保一天發作起來,變成一項無藥可救的絕症。

 

  1. 從前寫過《諱疾忌醫》,不想重覆標題,因不是前篇的續編,所以叫《諱疾忌醫二》也不成,只好學廉價的港產片命名方式,稱為《諱疾忌醫2004》

250

吃不到的葡萄還是甜的

閣下有沒有遇上過令人煩厭的物事?當然有,而且還多得很,但有沒有遇上過一些本身沒有令人討厭的條件,但卻無緣無故地惹起你不滿的物事?總會有的,好像小時候在校運會短跑賽得了第二名,看著冠軍壓根兒便不順眼。說穿了,這是酸葡萄的妒忌,但葡萄不會因閣下吃不到而變酸。事實上,他的確跑得更快,而『第一名』的虛榮仍然惹人朝思暮想。

最近進行減肥計劃﹝見《理論與實踐:減肥篇》﹞,兩個月來,飲食習慣改變了很多,食量少了,選擇的種類也少了。習慣了以後也不太難接受,只是偶爾看見一些忌諱的食物時,難免有點心癢難撓。舉例說,在我的老家附近有家炸雞店,每回返家探望兩老時,免不了要跟充滿誘惑的雞腿擦身而過。本來我對炸雞是沒有特別喜好的,只是從前有選擇權時,總是忽略了伸手可及的瑰寶。如今在酸葡萄的效應下,愈是吃不到的炸雞便愈想吃,曾經滄海難為水,饞嘴的後果便是一身的膩肉,現在是想也不敢想。

我從來也不是和尚,清心寡慾跟我攀不上交情,只是滿足不了的欲望有時候會像不稱身的衣服一樣,時時刻刻都令人坐立不安,平息的方法大概有三種:

  1. 忘記它。
  2. 極力去詆毀它在記憶裡美好的形像。
  3. 找代替品。

理論上,﹝一﹞最為可行,只是往往事與願違;退而求其次,唯有告訴自己,吃不到的葡萄一定是酸的,說一遍的公信力不夠,不妨重複十次一百次。跟八卦雜誌亂寫的明星緋聞一樣,說多了,總有一天會變成事實;最直接見效的是﹝三﹞,不能吃肉便上素菜館吃一客齋滷味,五顏六色地佯裝燒臘,一嘴的偽君子正好勉強敷衍著潛意識裡的犯罪欲望。只是阿 Q 的成就其實脆弱得像七彩的肥皂泡,一下子便被真相戳破。當事人明白,但偏偏又矛盾地樂於墮進自己擺佈的騙局裡。吃不到的葡萄還是甜的,這是既改變不了也無可代替的結局,與其自欺欺人,還是忍心接受現實的好。

238

肥瘦論英雄

八十年代,鄧小平同志說過一句名言,謂『唔理黑貓白貓,捉得老鼠就係好貓』。那個年代正值香港經濟發展的巔峰,賺到錢的都是神仙,那管他不學無術,當年的經濟泡沫確實造就了許多『貨不對版』的富豪。不論是誰,『交得貨』的便是能人。自己身為專業人仕的一份子,聽後心裡其實滿不是味兒,只是不論喜歡與否,這確實是一個毋庸置疑的社會現實。

從前在投資銀行當設計員的時候,便曾經切身體會過這種以成敗掛帥的殘酷,能夠替公司找到生意的,才可以留任高薪厚職。經驗、知識、學歷等都不是賞罰去留的考慮因素,所以年僅廿八歲的李森可以當上霸菱銀行的新加坡區期貨公司總裁,最後霸菱也因李森而斷送了二百年的基業。

圖書館員是一個不顯眼的專業,因為許多人都不知道資料搜集能有什麼專業可言,打一個關鍵字進搜尋器裡,學問不用十秒鐘便全部跑了出來,為什麼要煞有介事地修讀一個碩士學位?這倒不是圖書館員遇上最壞的奚落,舊同事 D 在某歷史悠久的機構裡當圖書館員,最近常訴苦說老闆要追溯的歷史問題統統都找不出答案來,也許當事人也矛盾得無地自容,一個找不出資料的圖書館員還有什麼存在價值?然而, 問題只能歸咎於機構一直都沒有把過去的檔案處理好,資料早已無從考究,圖裡館員雖然擁有資訊存取的學識,但總不能保証資料必定存在,畢竟我們只是凡人,不可能無中生有。

最近減肥計劃略有進步,個多月來,體重平均以每周 3.5 磅的速度下降,消息一傳出,馬上收了許多相關問題,不外乎瘦身方法及餐單等等,這一切我都拒絶回答,況且我根本不會相信世上有全人類通用的『one size fit all』減肥餐單。雖則減肥有效,但只能算是個『經驗減肥者』,對營養學依然一知半解,豈敢妄稱減肥專家?要問便問專業營養師好了。但是香港人普遍都只以成敗論英雄,不論黑貓白貓,減到肥就係好貓?所以今天的愛美人仕寧願追隨身材驟『Fit』的明星代言人多過專業營養師,難怪十居其九都減肥失敗。

229

理論與實踐:減肥篇

大學畢業之後,往往會遇上同一個問題:究竟書本上的理論有多少可以在現實生活上實踐?不幸地,理論跟現實往往背道而馳,在拜金主義的制度下,每個畢業生都因一碗飯而放棄學術理想。

我說營養師要求苛克,一點也沒有說錯﹝見《最後的早餐》﹞,她開出的餐單就體現了理論跟現實的角力,只是要付出的是我,她卻有在一旁漁人得利,門診費袋袋平安1。當然,建基於『每頓飯也自己弄自己吃』的話,她開出的餐單不是沒可能達到,只是現實跟理論經常鬧別扭。以我來說,一天三餐不能每次自己煮,也討厭帶便當,一星期總有三四天要回家聚聚天倫,還有朋友、約會等等。

舉例說,營養師建議我誡掉煎蛋及炒蛋。天!我是出了名的雞蛋狂熱分子,餘下來能吃的便只有烚蛋及蒸水蛋。

『早餐便只能吃烚蛋了。』她幽幽地說,一面在我的餐單上走筆疾書。

她卻從來沒考慮過今天的餐廳哪裡來『烚蛋』?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找到一家供應『餐包烚蛋牛肉通粉』的茶餐廳,完全符合營養師要求。如是者,一連吃了一星期,覆診時,她目瞪口呆地問,哪裡來的餐廳竟然有『烚蛋』,@#$@%,咁妳又寫?

『要不,便吃一個黃豆三文治,這樣會比較飽一點。』她續說,但不知 Delifrance 有沒有這樣的三文治發售。

例二,『一天裡最好吃一個半水果。』她說。

『.5』是數字遊戲,現實世界的果樹,恐怕長不出半個水果出來吧,而營養學的教科書上也好像沒交代另外一半的去向。

例三,開始的時候,她已經把我的晚飯份量減為一碗飯﹝『食送』也相對減少了﹞,覆診時,她再開出一份澱粉質清單出來。依據份量,午餐只能吃一碗淨麵,晚餐如有豆類或薯仔等,飯量則要略為減半。

『咁咪即係得半碗飯?』我嚴正抗議。半碗飯,家人朋友還是不太相信。

例四,營養師循例會問我日常的運動量,我說每個星期天都會行山。行山是帶氧運動,理應有益身心,只是這幾個星期以來都是半空著肚子,先前兩次的路線較短較易走,還不覺得怎樣,上周上了2星半的山徑,路較難行,加上力不從心,害得我差點客死烏蛟騰。

更奇怪的是,一個月來我竟然百分之九十地遵從了營養師的指引﹝唉!人誰無過?﹞,連上上海館子時也要廚子先開一份合格的菜單供我審閱。每星期的飲食紀錄都嚇得營養師無言以對。兩星期下來,一共減去了八磅,她還是滿有專業地說那只是缺水的假像,第三個星期再減四磅,難道又是缺水?恐怕今天已經虛脫。

 

  1. 說笑歸說笑,我打實從心理敬重她們的專業,也感謝她替我減去了不少『肥豬肉』。

226

最後的早餐

翻開餐牌,仔細研究上面 A B C D 幾個早餐組合,自己早己是這家茶餐廳的常客。餐牌上那幾個蠅頭小字,大既早已曉得背,但今天的情況有點不太一樣,還是仔細挑選一下比較好。

『腸仔、沙爹牛肉、午餐肉、火腿、煎蛋、回窩肉或午香肉丁配麵或米粉。今天有點特別,點一個午香肉丁配麵吧。對,要出前一丁麵。』
『餐飲要熱奶茶 ….. 是 ….. 早上不喝,一天也提不起精神來。啊,今天要兩包糖 …. 不 ….. 只是今天而已。』
『餐包還是吐司嗎?牛油要兩面塗,麻煩一下,沒牛油,總覺得難以下嚥。』
『煎蛋要反蛋,要半生熟的,在煎板上反一下之後立刻上碟的一種。』
『這樣可以了,餐飲可以等一下才上嗎?今天我想仔細品嚐一下,謝謝。』

因今天約了營養師的關係,今天下午特地告了事假。早問過人事部,營養師的門診並不算病假,儘管我是胖得如此的不健康﹝這是先後三位不同專業的醫生對我下的評語﹞。一如往日的半天辦公日,這天一直都是一副 holiday look,頭髮蓬鬆,鬍鬚勒突,隨便披上一件皮夾克便去見醫生。相反,營養師瓜子面口,長髮披肩,八分像躲在營光屏後面玩接龍的陳慧琳,只是不曉得她會不會喜歡我這位『加了碼』的梁朝偉。

『不,今天的早餐完全不合格。』聲線甜美,並仔細審閱著我的日常餐單。
『見營養師前的早餐怎能計算在內?』我狡辯說。
『什麼?』
『這是最後的早餐嘛。』

二話不說,營養師替我開出一張『不能吃』的清單,凝視著這堆美食的名字,留下只有思念,像面對分了手的女友名字一般無奈。跟營養師討論餐單,比李鴻章在談判桌上跟八國列強周旋賠款一樣劍拔弩張,最後同意的條件,跟張良成仙前所吃的所差無幾。佳節將近,實在不宜跟營養不良的女孩子約會,因為情人節的那頓晚飯,由我點菜,不難會把她餓死。

219

量化狂想曲

許久以前,一位網絡朋友寫了一篇文章,異想天開地談及人生是否都有一個配額﹝見《配額》@cantong.com﹞,呼吸配額、思想配額、飲食配額等等, 生活各部分都掛上一個數字。我去信打趣地問筆者是否玩 RPG 過了頭?配額制是作者對人生的一種無奈,例如到了某個限度後,人便不再幸福等等,一切早已命中注定,這是個很灰的觀念,我寧願相信人生掌握在自己的手裡,多於被局限在某個早經安排的範圍之中。從人工智慧學的觀點來看,並非萬物皆可量化﹝見《生活量化》﹞,快樂、 興奮、悲哀、幸福、甜、酸、苦、辣、鹹 …… 等都不能量化。今天,我忽然想起了配額這個人生哲學,想的並非配額制度的宿命,反而是其有利的一面。

昨日因病以外的一些事情去了聖保祿醫院,百無聊賴之際,好奇地翻閱在那裡派發的關於各種病症的小冊子,近年我比較注重健康,不斷增加自己對身體及疾病的認識。然本人的圓潤身軀,一直是健康的最大絆腳石 。這兩年來的目標,一直是為健康而瘦身,由健身至遷居遠郊,無一不是替健康打本,然而減肥並不是容易見效的理想,勤力與否,體重卻絲毫無損,徵詢營養師的意見,她總會搬出一堆口甜舌滑的理論來。誠然,減肥是一場持久戰,至戰勝一刻之前,極其量只有一個『﹝手崖﹞』字。若減肥可以量化的話,例如可以量出每踏出一步便距離減肥成功之日拉近多少 的話,該多好。缺乏顯見成效的減肥大計,有如借了錢給爛賭鬼,還款遙遙無期,一直堅持下去的話,說不定一天可以連本帶利清還。

除了減肥外,人生有太多的潛意識不能量化。很簡單,若待人接物可以量化的話多好,男朋友可以搬一套 ISO standard 出來跟女朋友說:『我對妳算好了,合乎國際標準。』交都可以嗌少啲。『愛』可不可以量化?當女朋友投訴:『你都唔愛我。』男朋友也可以搬一個國際標準來伸辯。遇上有第三者的時候,量一量讀數,再加一條 Linear Projection,離婚率必定下降。還有還有,我愛唔愛佢?佢愛唔愛我?佢愛我多定我愛佢多定佢愛其他人多過愛我等問題,一概有公式 運算,關係清楚顯見。哈利路亞,今後深宵節目可以專心播歌了。

189

體重溝女法

某日下午,在健身院內碰上健身教練,職業病作祟下,又評論起韋信身上的膩肉來。事實上,健身大半年來,心肺功能大幅改善,身型卻十年如一,歸根究底,還是太喜歡吃之故。近來注重飲食,許多煎炸食品都避而遠之,也漸漸改變飲食習慣,但惜成效未見。

周遭親友灌輸了一堆減肥學問,但偶有疑問,究竟科學減肥法能否協調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常想,人並非一部汽車,不可能每天都加同一種無鉛汽油,加滿二千卡路里去工作。聽說有愛美人仕不吃晚飯、戒肉、戒澱粉質等,以生活質素換取體重,韋信還未能接受這個心理關口。

調節飲食是減肥的第一要訣,但最揀飲擇食的是法國人,又鵝肝又蝸牛又魚子又紅酒,但不見得法國人胖;美國多「肥佬」,但飲食簡單得很,牛扒加薯蓉或漢堡包加薯條,比起廣東人的四餸一湯實屬小巫見大巫;日本人飲食簡單,偏偏最「肥」的都在日本,聽說相撲手甚得女性歡心,往往女明星都愛跟他們談戀愛,韋信驚訝體重原來也可以「溝女」,真羡慕。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