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鏡系列(五):老蔡 Sonnar 50/1.5

Carl Zeiss Sonnar Opton 50/1.5 on Contax IIa

最近跟朋友談起中古鏡,順道又重拾一下寫過的中古鏡頭心得。早在二戰前後,攝影界爭妍鬥艷,各展其光學技術,當時三大經典品牌蔡司、萊卡及福倫達,他們同期都對準 50mm/1.5(戲稱『標準鏡』)高速鏡頭巿場,分別是福倫達的 Nokton 50/1.51、萊卡的 Summarit 50/1.5 以及今次介紹的蔡司 Sonnar 50/1.5。然而,同期的 Summarit 50/1.5 則相對地給比下去,原因是此鏡有耀光情況2,相信是當年萊卡的技術缺陷,但『奶粉』卻美稱為:聖光3!正因為鏡頭有耀光情況,成象對比必然沒對家蔡斯及福倫達般優秀,記得當年提過有攝影發燒友會殺掉一枚 Summarit 50/1.5 來為 Nokton 改成萊卡的 M 接環1,鏡頭高下可見一班。我手上沒有萊卡 Summarit 50/1.5,但選擇了後期較傑出的 Summicron 50/24 作鏡評,寫過福倫達的 50/1.5,餘下再完成這支蔡斯的 Sonnar 50/1.5 鏡評,可以算是替中古標準鏡寫了一個總結。

Zeiss Opton 50/1.5 on Leica M9P

這支蔡司 Sonnar 50/1.5 是我的第一支 RF 鏡頭,當年是搭載在 Contax IIa 上一起到手的,也可以算是被『毒』的第一支鏡頭。這系列的 Sonnar 製作年份橫跨二戰前後,由 1937 至 1962 年為止,所以 sonnar 鏡頭有三個版本:第一個版本是戰前的無鍍膜版本,寫上『Carl Zeiss』,戰後的版本是東德廠的『Carl Zeiss Jena』及西德廠的『Zeiss Opton』,第三個版本是 1953 年後兩廠共用的『Carl Zeiss』字樣。戰後早期東、西德廠的鏡頭仍然保持很高水準,所以不論是 Jena 還是 Opton 也是佳品。

Zeiss Opton 50/1.5 on Contax IIa with Fuji Reala 100

此鏡三群七片鏡片,共 11 片快門葉。正因為蔡司控制燿光情況比萊卡好,比較之下,蔡司成象較實,質感較強,顏色鮮艷,散景帶少許蔡司的奶化感覺,這其實是典型的蔡斯味道:柔中帶利。立體感沒有萊卡及福倫達般突出,整體上算平隱,是一枚性價比很高的鏡頭。然而,個人認為蔡司味道最濃烈的,還是搭載在 Rolleiflex 上的 Planar5,但可惜不能用在今天的數碼相機上。

Zeiss Opton 50/1.5 on Leica M9P
  1. 中古鏡系列(一):福倫達 Nokton 50/1.5
  2. Youtube : Vintage Zeiss Sonnar 50 1.5 vs Leica Summarit 50mm f1.5
  3. 中古鏡系列(四):萊卡聖光
  4. 中古鏡系列(二):萊卡 Summicron 50/2 Rigid
  5. 中古鏡系列(三):Rolleiflex 3.5F Planar Whiteface

487

談生肖

每年新年,總會有一點文化懸案要解決,上年說過《立春=元旦》這個話題,今年可以談一談生肖。是年是兔年,而生肖之首卻是人見人憎的 —— 鼠,而非『龍』或跟農民息息相關的『牛』,這一點你會否感到奇怪?當然不是『因為老鼠騙倒了貓而贏出賽跑』那門子的鬼話。要解釋生肖,要先由中國曆法說起,中國曆法以天干地支計算,由商代沿用至今,純粹由古人憑天文觀測而計算出來,其實十分科學。天干地支共分:十天干、十二地支,六十年為一個循環1。十二地支是根據木星(太歲星)公轉一周為十二年而定。而『歲』這個字,源起亦是太歲星。

以干支紀年來說,是年是『癸卯』年。正常人對這兩個字都會感到陌生,除非是命相學家,更不用說二千年前大部分農民都是文盲。最令百姓簡單、直接、易明的紀年方法,就是代入常見的動物如鼠、雞、牛、狗等等。而今天跟十二地支對應的,其實源自彿教《藥師經》的『十二藥叉大將』2。十二大將是佛菩薩的『應身』(即化身),也就是說十二生肖中那十二隻代表動物其實源自印度彿教。圖一可見,十二大將中的佛菩薩的應身跟今日的十二生肖出奇地吻合,唯獨真達羅的應身是『獅』變成了『虎』,迷企羅的應身是『金翅鳥』變成了『雞』。當中毘羯羅的應身是『鼠』,小弟不是彿門弟子,唯有在網上抄一段關於毘羯羅的描述:

『毘羯羅大將 —— 此大將的本地為釋迦如來,是子年之守護神。通身青色,現忿怒形,頭戴「鼠冠」,右手下垂持三鈷,左手作拉右袖之形態。』3

毗羯羅是釋迦如來的應身,那理所當然是大將之首,對應為中國生肖的首位亦合理。剛好在奈良博物館找到一幅毗羯羅的圖片(見圖二),圖中清晰可見毗羯羅頭上的鼠冠。

結論是十二生肖源於中國曆法的十二地支,但借用了彿教的十二藥叉大將的應身,純粹因為『易記』。餘下的問題是十二生肖借用了彿教神明是從哪時開始的?維基百科指最早出現於先秦4,《漢語大詞典》則指至漢代才成形。假如十二生肖確實跟彿教的十二藥叉大將有關,那麼『最早出現於先秦』這說法不成立,因為先秦年代彿教並未傳入中國。中國彿教始於漢明帝夢見金人才大舉從天竺引入彿教,如此類推,十二生肖最早於漢代出現則比較合理。

  1. https://zh.wikipedia.org/zh-hk/干支
  2. https://zh.m.wikipedia.org/zh-hk/十二藥叉大將
  3. 藏密網
  4. https://zh.wikipedia.org/zh-hk/生肖紀年

486

 

圖一:十二藥叉大將。資料來源:維基
圖二:Twelve Divine Generals, Vikarāla 毗羯羅(奈良博物館

立春 = 元旦?

每年農曆新年(Lunar New Year)都有一個年經問題,元旦日是在正月初一還是立春日?究竟哪一天才是新年?其實顧名思義,新年就是新的一年, 節錄自 宋.吳自牧 《夢粱錄.正月》:『正月朔日(即正月初一),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一歲節序,此為之首。』而在宋代以前,只有『元旦』或『新年』,並沒有『春節』這個名稱。所以新年就是新的一年,跟春天不一定有關係,因為這是曆法問題,這要看看古時是如何去定義為『一年』。

早在戰國時代,中國人已經採用太初曆法,已計算出一年為 365 又 4 分 1 日,一月約為 29.5日。跟今天一樣,月份以月缺月圓的循環去計算。然而節氣乃根據地球圍繞太陽公轉計算。簡單而言,初一是根據陰曆,而節氣則是根據陽曆,所以初一不可能(必定)會跟立春在同一日,除非把『新年』定義為春天之始,則另作別論。

而『一年』乃根據天干地支分為十二個月,分別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跟年份或時辰一樣,當中『子』月為歲首,子月朔日就是新年,但子月卻又並非大家所理解的西曆一月尾至二月尾(立春前後)的日子。子月其實是十一月,也就是在戰國年代,十一月初一才是元旦。後來戰國時代秦國的顓頊曆改了歲首在十月(即亥月)1,在杜甫《十月一日》詩便有提及唐代僚人新年是在十月初一(見《從杜甫〈十月一日〉談裹蒸糉》)。而現行的曆法是源自漢武帝的太初曆,自始元旦日便定在今天的正月初一,算來也差不多有二千年歷史。

回到近代,自從明治維新之後,日本人的新年由中國的農曆正月初一改為西曆一月一日,而民國初年亦曾經有一段短時間把元旦改為西曆一月一日。所以說到底,元旦日是哪一天是由當權者決定的,我們這等蟻民在坊間辯論到底是初一還是立春,其實意義不大。

  1. 《晉書.律曆志下》:『暨於秦漢,乃復以孟冬為歲首。』

485

昔日.上水

近年常說,上水變了水貨區,舖租比美油尖旺區,許多老舖都被迫結業了。某日興之所至,到政府檔案室裡找一找舊上水照片,果然找到一批石湖墟的舊照片。據維基百科記載,上水石湖墟經歷了兩次大火1,第一次是 1955 年,第二次是 1956 年。照片中看見石湖墟有被燒過的痕跡,但未至嚴重到焚毁了整個墟,範圍大概是舊墟以北,即大概今日新康街(步行街)至油站一帶。那次大火焚毁了報德祠2,但嚴重程度未至於需要整個墟重建,看來該批照片是 1955 年第一次大火之後,及 1956 年第二次大火之前。

首先,在這批圖片中找到了何廣利,這家店舖今天還在符興街3營業,算來有七十年歷史。而當年的何廣利在哪?多得《鄉土學社》貼過文4 ,七十年前的何廣利位於郵政局旁,即今天麥當奴的位置。

圖一:七十年前的何廣利

第二幅圖片發現了南盛金舖,這範圍經歷過大火焚毁,但南盛金舖今天仍然健在,就是位於新豐路的南盛珠寶5。在南盛老金舖旁邊還有東盛老金舖、其昌金舖及天生鐘錶,那些店舖都已經不存在了。要找出這幅照片的位置倒花了點時間,最後要貼上上水面書群組去集思廣益,最大問題是位於南盛金舖那一列建築物早已不在,及後發覺在 1955 年第一場大火時被焚毁了(也就是說這幀照片拍攝於 1955 年大火之前)。

圖二:南盛老金舖(版權為政府新聞處所有)

圖片最大的線索是圖左出現『新生大酒家』的招牌,在另一幅圖片中見到在 1955 年石湖墟大火後的新生酒家,也就是說大火後那一列金舖被焚毁了。究竟新生酒家在哪裡呢?大約在十年前,因店舖結業裝修而重現了『東海酒家』的招牌6,跟圖片上的新生酒家機乎一模一樣,其實新生酒家就是後期的東海酒家,位置就是今日新豐路三和輪軚旁邊。當日新生酒家的建築物已經拆掉重建,幸好有谷歌地圖可以找回未拆卸前的圖片。有趣的是在圖右隱約看見『天祥』二字,天祥士多今天仍在原位,名字還是一樣叫『天祥號』7

圖三:新生酒家

最後一幅圖是 1955 年上水石湖墟的原貌,位置不太難猜,因為圖下的彎位仍在,就是今天新康街(步行街)及巡撫街交界。另一個最大的線索是圖左的建築物(見下圖五)今天還在8 ,露台的花紋跟七十年前一模一樣(見圖五綠圈)。另外發現了『原子影相』招牌(見圖五紅圈),位置大概是今天新康街新發電器行的位置。原子攝影院於 2017 年結業了,但招牌仍然掛在新豐路匯豐銀行樓上9,招牌仍然寫著『原子影相』 —— 七十年不變,字型還有七八成相似,可惜原子攝影館早已人去樓空。曾經有記者訪問老闆黃先生,道出了『原子影相』這個名字的由來:『鐵皮屋上有個窿,用嚟收原始天然光,「原始」諧音咪原子囉。』10然而根據照片,原子影相並非位於鐵皮屋,屋頂也不是鐵皮,而是瓦片,當然有可能瓦片屋頂同樣穿了洞,也有可能圖片所示並非原子影相的最初的位置,即是後期才搬進圖中的建築物。假如後者屬實,即原子影相的歷史還要推前幾年。

圖四:1955 年的石湖墟,今新康街及巡撫街交界。(版權為政府新聞處所有)
圖五:新康街的建築物(版權為政府新聞處所有)
  1. 見《上水石湖墟
  2. 見《曾令香港沉淪的遷界令
  3. 見谷歌地圖:https://goo.gl/maps/EaY5XoRYhmPqzNy89
  4. 見《鄉土學社》面書頁
  5. 見谷歌地圖:https://goo.gl/maps/LwkWpJfjpr5vdCKSA
  6. 見谷歌地圖:https://maps.app.goo.gl/Ue9JrDeyw2EKDTxA6
  7. 見谷歌地圖:https://goo.gl/maps/ACLocN5SwM6XNXqF7
  8. 見谷歌地圖:https://goo.gl/maps/1XUnovjqJTrcGLVY7
  9. 見谷歌地圖:https://goo.gl/maps/QgoJewgPZP13HKgc9
  10. 《壹周刊》〈咔嚓獵人

484

從《Travelin’ Man》MTV 看昔日的銅鑼灣

因為我比較老餅的緣故,車內慣常地播著兩個 TuneIn 電台,一個是七十年代老歌,另一個是六十年代老歌。某日忽然播起 1961 年 Ricky Nelson 的《Travelin’ Man》,或許香港人不認識這首歌,也不認識 Ricky Nelson 是何許人,但特別之處是歌詞出現了『香港』這個名字,另外其 MTV 還出現了香港的風景片斷。在短短幾秒的鏡頭下,發現這個香港十分陌生。前景是早被拆掉換上豪宅的虎豹別墅,而背景則是未填平作維多利亞公園的銅鑼灣。歌曲是 1961 年發行的,但根據維基百科資料顯示,維多利亞公園早在 1954 年8月開始興建,那麼《Travelin’ Man》所採用的香港圖片實為『舊照』,比歌曲本身要再早十年。

在《Travelin’ Man》這幅截圖上發現了許多有趣的地方,順帶可以說一說銅鑼灣這個地名的由來。銅鑼灣的英文名字為 Causeway Bay,雖然中、英文名字都指同一個地方,但原來兩個名字背後的意思也不同。顧名思義,銅鑼灣指這個海灣本來的形狀似銅鑼,現時的銅鑼灣經過不斷的填海擴展,這個海灣早已看不見銅鑼的形狀了。然而在《Travelin’ Man》這幅截圖依稀可見未填海前的銅鑼灣是『窩』進去的海灣(見圖一),右邊可見弧形的海岸線(見圖一紅線),左邊被虎豹別墅遮擋了,但仍然可見半截海岸線。由此可見,銅鑼灣實為一個半圓形的海灣,所以得名銅鑼灣。

而銅鑼灣的英文名字 Causeway Bay 中的 Causeway,其實是英文名詞,在字典裡有收錄,意指海堤上的道路,那條海堤就是未填海前銅鑼灣的海堤。那條海堤路今天仍在,名字仍舊是 Causeway,那就是今日的高士威道(見圖一黃線),圖中可見當時稱作海軍球場的銅鑼灣運動場(見圖一藍線範圍),以及球場旁的皇仁書院(見圖一綠圈)。本來銅鑼灣及 Causeway 的意思並非一樣,但當銅鑼灣跟 Causeway 結成了中英名稱的等號之後,銅鑼灣道及 Causeway Road 便變成同一名字的兩條街道了,他們都是『銅鑼灣道』(見圖二)。看來當時的政府也沒有認真去處理這個街名雙胞胎問題,『求其地』把銅鑼灣道譯了作 Tung Lo Wan Road,Causeway Road 則變成了高士威道。

483

圖一:在《Travelin’ Man》MTV 裡頭發現五十年代的香港面貌。
圖二:兩條相同名字的銅鑼灣道。圖片來源:谷歌地圖

 

一個『鬼』字玩到你殘

中國自古以來有一套獨特文化,但自從五四運動之後,中國人紛紛去追隨西方科學理論,不論醫學、美學、工程、語言等等,都要硬塞一套西方理論入去。曾幾何時,當中國文化不能以西方理論去解釋的時候,便會被眨為『不科學』及『迷信』。中醫中藥就是一個例子,早二、三十年前坊間仍以『不科學』及『迷信』視之,幸好近年這種看法已漸漸改觀。

小弟十幾年前因興趣而報讀中國語文及文學,接觸到『漢語語法』 —— 簡單而言,是把一套英語的文法去套入中國語文入面,但以我的見解是:嘥氣!單單一個『鬼』字已經玩到你殘。

『鬼』這個字在漢語大字典裡的解釋為:『迷信者以為人死後魂靈不滅』,屬名詞,沒有第二個解釋。然而,日常在街頭巷尾所聽見的『鬼』字,其實大半並不使用本義。舉例說,『無錢用』意解為『沒有金錢可供花費』,但『無鬼用』卻不解釋為『沒有鬼魂可供使用』,意思是『沒有用』。那就是說,『無車用』、『無筆用』、『無紙用』⋯⋯ 等等,語法上都是『沒有 [名詞] 可以用』的意思,但『無鬼用』卻又偏偏例外。當這類例外經上出現於一個理論上的話,個人認為這套理論可以放棄。

值得一提的是,『無鬼用』中的『鬼』並不解作鬼魂。當這個『鬼』不解作鬼魂的時後,這個『鬼』字會變得十分鬼怪。舉例說,『無用』跟『有用』意思是相反的,但『無鬼用』跟『有鬼用』的意思卻一模一樣,我相信找來全球最頂尖的語法學者都解釋不到這個現象。

『鬼』字就算在自身中國文化上也有一種奇特的例外。正常而言,中國人都會避諱『鬼』、『死』呢類不詳的字,但奇在『鬼』在廣東話用法上卻很普偏,亦無明顯褒貶意思。舉一個例子:『今次測驗真係好鬼死淺喎』,又『鬼』又『死』,但說的人不覺有什麼問題,亦不覺句字有負面意思。

說起來,『鬼』字的褒貶關係十分微妙1,『鬼』字其實也有褒意的用法,例如鬼馬﹝源於『鬼脈』﹞、鬼才、生鬼、鬼斧神工等等。尤其是『鬼斧神工』,『鬼』的褒意其實跟『神』屬同等。而名詞 + 『鬼』亦有一種親昵意思,並非咀咒某人去死,例如稱呼人:衰鬼、小氣鬼、死鬼﹝老朋友﹞等等,只有親密的人才能冠此稱謂,尚可算褒意。

其實中國人對『鬼』仍然有避諱,只是廣東人保留了古語用法而已,對『鬼』字仍然用得很淋漓盡致。相反,普通話(一般被視為較現代的語文)在口語上『鬼』字的用法相對失色,相信是因為年月過去,許多傳統『鬼』字用法因避諱而棄用了。

  1. 余柳麗﹝2002﹞:《褒貶同詞的“鬼”》, 高等函授學報, no.6

482

再遊新娘潭

寫過《新娘潭的故事 ⋯⋯ 原來堅過石堅!》之後,心思思再到新娘潭一遊。這次遊歷又發現了一些新事物,為前文補充一點資料。

涌尾

上回說到新娘潭是沙頭角第八約及第十約到涌尾必經之路,以前到新娘潭郊遊會看見許多指示涌尾的路標,從前不知道涌尾是哪個地方,也不知道涌尾這地方有什麼特別,有獨立一條小路通往涌尾,而且遠處已經有路標指示,後來才知到古時村民到涌尾村主要是僱船往大埔墟及其他地方。現時涌尾村在 1968 年興建船灣淡水湖後,因水位上昇而被淹没1。涌尾及其餘第十約沿海一共六條村落,被搬到今日大埔墟的六鄉新村2

有趣的是,前文在地圖上標示的涌尾(新娘潭路旁)其實點錯位置,現時許多地圖都錯誤標示涌尾為『涌尾燒烤場』這個地方。其實當時的涌尾村在湖的另一邊,不少行山客在涌尾村遺址發現村落的遺跡3。小弟心想,假如有人依新娘潭『涌尾』的路標走,希望到『涌尾燒烤場』搭巴士的話,卻發覺自己身處湖的對岸,豈非走了冤枉路?

 

許多地圖標示『涌尾燒烤場』為涌尾,其實涌尾村遺址在湖的對岸。圖片來源:谷歌地圖
往涌尾及烏蛟騰路標,亦是古人往來涌尾及烏蛟騰的道路。
新娘潭往涌尾路標
漁護署地圖標示涌尾在新娘潭路對岸
涌尾村遺跡,石上刻著: 『 界石,右邊往龍尾大埔,左邊往滘頭滘尾』。圖片來源:網上圖片。
1866 年《新安縣全圖》中有標示『涌尾』,證明當時為重要村落。
 

舊新娘橋遺跡

這次新娘潭遊,主要是仔細地看新娘橋及其橋頭的石碑。以往到新娘潭只是看瀑布,沒有仔細看這條百年古橋。當中發現新娘橋向下遊位置有不少方條形的人工石塊,相信是舊橋沖塌後的遺跡。另外在橋的一角,發現了堆砌得頗為簡陋的結構,極有可能是舊橋遺下的橋墩結構。只要把這個舊橋躉結構在腦裡 PS 到其餘兩個橋墩上,橋面再舖上河床上的方形石塊,大概就是舊橋的模樣。

其實在新娘橋不遠處,位於烏蛟騰的抗日烈士紀念碑下有一條小溪,溪谷中也有一條過百年的石板橋,名叫三擔蘿古橋4,跟舊新娘橋應該有七、八分相似。說不定是同一批師傅建造的,因為兩條古橋其實都是同一群『用家』,所以也應該由同一群村民出資興建的。

新娘橋遺留了相信是舊橋的結構。

圖組:在新娘橋下遊發現許多方形人工石塊

三擔蘿古橋。圖片來源:網上圖片。

三渡橋源考

前文述及,在《新娘橋石碑》提及新娘橋舊稱『三渡橋』,前文推算『三渡橋的意思有可能是一共三段的渡河橋』。在新娘潭範圍內確實找到三條渡河橋,包括近《新娘橋石碑》的兩條橋(下圖橋一及橋二)以及近新娘潭瀑布的一道橋(下圖橋三),較遠的橋三亦標示『新娘潭橋』,可見『新娘潭橋』(或『新娘橋』)是指一組三條的渡河橋,而非只是位於《新娘橋石碑》的一條。

新娘潭橋(舊稱三渡橋)是一組三條橋的總稱。
新娘潭橋一
新娘潭橋二
新娘潭橋三
新娘潭橋三前有標示『新娘潭橋』
新娘橋碑石

後記:再上橫山腳村

遊完新娘潭後,本想沿新娘潭古道上橫山腳村遺址。可惜路程比我想像中遠,而自己又沒有行山準備(當日只是短褲涼鞋),唯有半路折返,擇日再戰。中途,女朋友問:為什麼橫山腳村居民會住得那麼高(大約海拔260米)?我答,因為橫山腳村(以及烏蛟騰、七木橋村等等)是外來者,亦即是當時的『新移民』,好的地方大多被原住民佔用(如林村、大埔頭村、上水、粉嶺等),便唯有搬入深山,亦可以演譯為被原住民趕到深山建村。現時地名含『輋』的地方,也有著相同的故事。

在新娘潭入口對面馬路,就是新娘潭古道入口
新娘潭古道近馬路一段比較完整,相信是六十年代興建新娘潭路時有所改動,令部分古道被改成現代啲石級路。
新娘潭古道愈上,道路愈凌亂,相信是古道的一部分了。
  1. British Pathe : Hong Kong Refugees New Homes 1966
  2. 維基百科:六鄉新村
  3. 船灣下環湖,尋找湮沒的村落
  4. 湮沒林中的百年古橋

481

新娘潭的故事 ⋯⋯ 原來堅過石堅!

當我要寫《兩個鬧鬼的地名》的時候,本來是打算寫新娘潭的。要數香港最鬧鬼的地名,新娘潭當然榜上有名。只是 …….. 這個地名實在帶給我不少困擾,原因是我愈查下去,愈發覺新娘潭的故事 ……. 極有可能是真的!

首先要研究地名,本身『新娘』是一個名詞,指新婚的女子,最早出現於《儒林外史》第二回:『就如女兒嫁人的,嫁時稱為「新娘」。』《儒林外史》成書距今約二百二十年前左右,假如地名沒有被更改過的話,新娘潭這個名字有不多於二百二十年歷史。

『新娘』跟『運陶』這類動賓詞組不同,後者可以輕易改變賓語而出現一個新意思,例如運頭、運土、運爐、運牛、運羊 ……. 等等,但『運』的意思不變。相反『新娘』不是一個可以輕易地改變一個字而生出另一個意思的詞,在漢語語法上稱之為『語素』,語素的特點是當『新娘』分拆成兩個獨立單字後,便沒有當中『婚姻』的含意了,這類語素比較難以去跟另一個詞混淆。也就是說,當『新娘』這個意思植入了這個地方後,便很難會誤會成另一個意思了。

新娘潭似乎自古以來都沒有民居,也就查不到任何關於新娘潭人口、村落在縣誌上的記錄。然而,自民初以來,文人卻留下不少關於新娘潭的遊記,原因是當時坊間許多介紹香港的書籍都有《香江十景》或《香江八景》,可以說是香港最早期的旅遊書,跟今天的《東京十大名勝》旅遊天書有異曲同弓之妙。《香江 X 景》乃妨效自早年的《新安八景》(見拙作《鰲洋甘瀑與西貢的關係》),但跟《新安八景》不同的是,香江 X 景並不是官方刊物,所以坊間可以有不同版本,當中便有版本推薦『娘潭飛瀑』,所以造就了不少遊人遠道來新娘潭郊遊並寫下遊記。

現時找到最早的新娘潭遊記是黃佩佳先生於 1929 年刊登於《工商日報》的〈香江十景〉(見圖組一),另外一篇 1954 年易君左先生的《訪新娘潭》則有比較詳細的紀錄,給上世紀的新娘潭留下了重要的面貌。而最早的『新娘潭』記錄,要數現時立於新娘潭橋頭的《新娘橋石碑》。據碑文記述,碑石立於清.光緒三十二年(一九零六年),是『新娘潭』最早的文獻記錄。

從易君左先生的《訪新娘潭》裡頭讀到,到新娘潭的陸路路線有二(注意:當時未有新娘潭路、鹿頸路及汀角路),其一是由大埔墟沿海岸走到大尾篤,然後『由此上山,向左行,過新娘橋,到潭』;另一條路由沙頭角『凹下經南涌,轉鹿頸,沿石子路上山,過一山凹下去,左行,過一小石橋,沿溪邊行,便到新娘潭。』當中提及來往大尾篤及鹿頸的上山路線,其實是橫七古道(見圖四,啡線),到中段有一條伸延向東的支徑名叫『新娘潭古徑』,為橫七古道的支線。據一份立法會文件說,新娘潭古徑的歷史非常悠久,甚至可以追遡到五代及宋元時期1

在未有新娘潭路及鹿頸路以前,橫七古道可算是大埔往沙頭角的重要通道。清.道光年間,即距今二百多年前,以沙頭角為中心的村落分為十約(即十個區域)2,當中第八約為鹿頸至七木橋村一帶(見圖四),而第十約則圍繞著新娘潭一帶,包括烏蛟騰、九擔租、亞麻笏、涌尾、涌背等村。依地理環境看,第十約的村落如要沿陸路到沙頭角,必須經過橫七古道及新娘潭。尤其沙頭角東和墟的墟期日子,新娘潭一帶預計比彌敦道還要旺。而十約村落如要跟第八約村落往來,又或者來往大埔,也必須經過橫七古道及新娘潭。除了陸路,易君左的遊記亦透露了一條水路,就是回程時在涌背僱船離開,這亦是古時村民常用的路線。試想像,烏蛟騰或七木橋村民要到大埔墟,亦可沿橫七古道南下經新娘潭到涌背,再僱船出大埔墟,甚至對岸的西貢北。

由此可見,新娘潭雖然沒有建村,但卻是新界北村落間的交通樞紐,奈何水患甚為凶險,相信曾經發生過不少意外。洪水湧至,不管大官、農民、秀才還是新娘子,都難逃刼數。舊橋不斷被沖塌,村民不惜籌集資金建造新橋,『祈以萬古』。據《新娘橋石碑》記載:

蓋曰:橋之名也,呼為三渡;橋之造也,祈以萬古。熙穰往來,前屢險阻。故集同人,指題幫助;遠則金山,近則桑梓。姓字豎碑,岡陵永固。[後段列出一眾善長芳名及金額]3

碑上說,舊橋原稱為三渡橋,『渡』即過河,三渡橋的意思有可能是一共三段的渡河橋,亦即是沒有名字(老老實實,對當年一腳牛屎的鄉下人不要期望太有文化)。善長名單中最為觸目的是『大埔金大人樂助工金銀弍百大元』,『大埔金大人』就是時任新界助理田土官兼巡理府的前港督金文泰。可見此橋身世非凡,並不只是一道行山小徑而矣。新娘橋無論設計、外觀、大小跟當時橫跨林村河的三渡坑石橋一模一樣4,但當時三渡坑石橋的兩端:林村及大埔頭均是全港最有勢力的村落。可見當時新娘潭及新娘橋的重要性,可以跟大埔頭及林村看齊。

說到這裡,相信我們不用懷疑新娘潭在開埠前及開埠初期是新界北來往沙頭角及大埔的重要交通樞紐,可惜屢屢發生事故。一如前述,地名中出現了『新娘』一詞並非偶然,相信在云云事故當中,曾有新娘子在此遇難並不為奇,以致後人以『新娘』命名此地。那次新娘遇難慘劇的發生年代應該沒有如黃佩佳先生所說的『明末清初』那麼遙遠。環顧鄰近烏蛟騰、鹿頸、七木橋等村也只有二百多年歷史,相信新娘子蒙難大約發生在一百三十至二百年前左右。

  1. 新娘潭古徑:立法會文件
  2. 沙頭角十約
  3. 抄自《香港碑銘𢑥編》第二冊.香港巿政局出版.1986年
  4. 【香港生態史地歷奇】三渡橋謎題考(6)

圖一:以下組圖乃 1929 年 5 月 22 日刊登於《工商日報》之《香江十景》,作者為『驚夢者』即黃佩佳先生。當中第二景就是『娘潭飛瀑』。

圖二:易君左:〈訪新娘潭〉,《新希望》,創刊號(1954 年 2 月 15 日),頁 14-15。
圖三:新娘橋石碑
圖四:啡色線為橫七古道,紅線為橫七古道支路新娘潭古道。圖中標示沙頭角十約中第十約的烏蛟騰、橫山腳、阿媽笏、涌尾、涌背、金竹排、橫嶺頭、大小滘、九擔租、苗田仔古村大約位置以及第八約的範圍。

480

梧桐河:一條河的四個名字

行山網搞了十多年,一直沒有為意我家附近其實也是郊遊路線(這個心態很正常,沒有人會當每天回家路線是『行山』吧),直至某日有媒體說上水有處大芒草1。看一看,那裡就在我家對面,才驚覺原來我家也可以是郊遊點。

郊遊路線只是圍著梧桐河兩岸走一圈(見圖一),梧桐河南岸是上水圍,北岸是虎地㘭村。相比起上水圍,虎地㘭村相對偏避,不像上水圍般鄰近石湖墟及火車站,也不像在雙魚河對岸的河上鄉般靠近公路。正因如此,虎地㘭村奇蹟地保留了許多歷史線索。這次郊遊意外地發現了梧桐河竟然有四個名字,亦關係到『上水』這個地名。過後我在面書上打趣地說,這次郊遊似考古多於『行山』。

首先,不論在官方地圖或谷哥地圖上,梧桐河的英語譯名為 Ng Tung River(見圖一及二),但當日在河邊不起眼的一角發現了梧桐河的舊名字 —— River Indus(見圖三),亦即是『印度河』。該標示牌是簇新的反光牌,看來文字是從舊牌複製過來的,連梧桐河的英譯名字也沒有改。River Indus 這個名字有一個故事,話說當時英國人從印度派來了專業人仕來港測量,該印籍測量師以其家鄉的『印度河』命名之,成了梧桐河的舊稱。

在梧桐河畔的虎地㘭村可以找到不少前九廣鐵路工場的遺物,在此按下不表。在村口找到了一塊刻有約四百字的碑石,名為《重建石陂頭碑誌》(見圖四),記錄了六十年前上水村民重修梧桐河石陂的歷史,全文如下:

重建石陂頭碑誌

考我上水村藉天然之鳳水得地利於雙魚開基以來阡陌相接唯是農耕有候水旱無時乃祖有鑒於斯援作築陂之舉當時擇定村旁鳳溪要點集合全村人力疊石成陂名之曰石陂頭因時蓄放調節水源相沿迄今垂二百餘載歷年加以修理村民稱便詎該陂於一九五四年六月廿一日為洪水沖潰幸蒙 前大埔理民府黎敦義 / XX (姬達?)兩任長官體恤民艱商請港府水務局撥款并派水利工程師伍夢衡先生負責䇿畫於同年九月廿八日在舊陂上游建築鋼筋三合土新陂一道經三閱月完成迨一九五六年十月復蒙現任大埔理民府華樂庭長官接納村民進一步之請求商得伍工程師同意將舊陂重新修建并加厚兩陂間之河隄隨於一九五七年一月七日興工 X 由英陸軍第二十四工兵團官兵義務代為修築本村村民搬運沙石 X 樂 X 長官籌集村料 X 三月底以後則由水務局負責繼續未竟工程竣工之日更蒙新界民政署彭德署長親臨揭幕從此水源充鬯村民利賴偉績豐功永垂不朽是為誌

上水村村代表廖X全 / 廖XX / 廖新業暨全體村務委員謹誌
一九五七年X月十X日

這塊碑石留下了重要的歷史證據,證明了梧桐河早在六十年前名叫『鳳水』及『鳳溪』,此乃上水名校『鳳溪學校』名字的由來。另一個名字『鳳水』,根據維基百科資料2

傳至對風水有認識的七世祖廖南沙,倡言必須聚族而居,後代子孫方可昌盛。乃根據風水學說追尋「龍脈」,選定龍口地形像鳳之處,合力鑿池(即護城河)築城,建成「圍內村」(今上水鄉老圍);號召廖氏三房子孫盡徙圍內居住。由於圍內村立於梧桐河之上,廖氏族人便稱其為「上水鄉」。

由此引證了『上水』其實是『鳳水』之上的意思,而『鳳水』就是鳳溪之水,亦即是梧桐河,原因是梧桐河及雙魚河交匯的地形酷似鳳凰(見圖一)。既然梧桐河之上為上水,梧桐河的對岸虎地㘭村原來也有別名『下水嶺』。據一塊刻上同治七年的墓碑(見圖五),即距今一百五十年前,碑上刻著虎地㘭的原名為「下水嶺」。

既有上水,亦有下水,正好引證了上水跟梧桐河的關係。

伸延閱讀:hiking100fun.com《上水梧桐河》

  1. HK01 — 上水河上鄉大白茅佈滿田園 藍天襯托美不勝收
  2. 維基百科 — 上水

圖一:藍線是梧桐河郊遊路線圖;紅線指上水地形酷似鳳凰。

圖二:官方文件上使用 Ng Tung River(資料來源: 土木工程拓展署)

圖三:梧桐河舊名字 —— River Indus

圖四:重建石陂頭碑誌

圖五:同治七年的墓碑,圖片來源:大紀元

479

簡化字原來也會忠於原形

現時內地採用的簡化字沿自 1955 年的第一次《漢字簡化方案》,但並非由新中國中發明,許多簡化字其實自古以來都存在(見《地名解說與《漢字簡化方案》的誤解》)。比較繁體字與簡體字兩者差異,一般來說,大部分簡體字都會損害文字本身的意思,例子比比皆是。然而,有幾個例子卻頗為特別,反而是簡化字更忠於原著,更能反映文字原本的意思。

聽 ➡ 听

先來說說『聽』這個字。在遠古甲骨文中,『聽』寫作  ,乃從『耳』從『口』,意謂耳朵聽見他人的說話,若化作今天的文字應為『咡』。然而,到了秦朝的小篆文字則變成了,左邊為『耳』,耳下畫了一位形狀恭敬的人,右邊為『𢛳』,乃『德』的古代寫法,整個字的意思是留心聆聽乃人之德行也。前後二字的解釋是 hear 及 listen 的意思(以英譯為例),可見『聽』被後人額外添加上別的意思。今天『聽』的簡化字為『听』,右邊從『斤』聲(普通話發音)。相比『聽』更貼近原著,但美中不足是缺乏了『耳』這個重點,假如能改為『咡』則更好。

災 ➡ 灾

『災』解作災難,從字型看跟火有莫大關係。在甲骨文中,災寫作,看圖識字,那是屋子發生了祝融之災的意思,跟今天簡化字『灾』的字形一樣。繁體字的『災』源自大篆的 ,『火』上從『川』但加了一畫,意思是斷截了水源。災禍的嚴重性被進一步誇大了,單單生火並未夠災難,火災加上缺水則更為嚴重也。

網 ➡ 网

『網』字不論在甲骨文 及小篆 都十分簡單直接,看樣子就知道是一道網。今天的『網』字源於漢朝的隸書,左邊從『糸』,右邊取其『罔』音。今天簡化字『网』則反撲歸真,回到甲骨文時代的初心。

從 ➡ 从

『從』在古語中的解釋是隨從的意思,甲骨文  是兩個人一前一後的模樣,那就是隨從走在後面的樣子。甲骨文另有  ,『彳』旁表示二人乃行走中的狀態。後來小篆加上了『龰』,那是『足趾』的意思,畫蛇添『足』地再講一次那是行走當中。簡化字中的『从』減去了『彳』及『龰』,更貼近甲骨文原有的結構。

氣 ➡ 气

『氣』字有一個很有趣的字形演變故事。『氣』字的甲骨文寫法 跟『三』字很相似,所以金文的寫法更像氣流,這個字跟今天簡化字『气』簡直一模一樣。問題是:為什麼後來又加上一個沒有關係的『米』字?原來早在周朝,這個『氣』字另有一個意思 —— 贈送人的糧食,為加強這個字的意思,特地加了一個『米』在中間。為免混肴兩個截然不同的解釋,另外造了一個字『餼』給後者。今天這個『餼』字也失傳了,但仍然遺留了『米』在『氣』字當中,今天簡化字寫作『气』乃撥亂反正之舉也。

隊 ➡ 队

最後壓軸要講這個『隊』字,這個字的故事實在太  Juicy。『隊』的甲骨文是 ,左邊是俗稱『斧頭邊』的『阜』字部首,意思是高山;右邊代表一個頭朝向下的人,整個字的形意就是--跳崖,所以另外有一個寫法是 ,跟今天簡化字『队』有九成相似,假如能把『人』字倒轉便更完美。也許你會問,為什麼『隊』跟跳崖會連上關係?其實這是『墜』的本字,隊伍的『隊』只是延伸出來的意思,試想像一件物從高處墜下,散成一堆碎片,那就是一個群組。一個打仗的群組就是軍隊,一個打球的群組就是球隊,一個玩音樂的群組就是樂隊,如此類推。小篆 棄用『人』字換上『㒸』乃借用其音,『隊』的本音是『墜』,有說跟豬(豕)有關,那是一個誤會。

『隊』的甲骨文。資料來源:《漢典》

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