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光顧茶餐廳,並非擁有特別的喜好,反而對其食品質素及衛生標準不敢恭維,只是茶餐廳是香港的飲食文化。旅美十三年裡都沒有上過茶餐廳,現在則是拼命地去填補人生的缺憾。香港的茶餐廳有其獨有風格,只是菜式委實千篇一律,常客大多心中有數,不看餐牌也罷,早餐午餐茶餐晚餐常餐快餐,ABCD,來來去去幾個熟識的粉麵飯,左配右搭,殊途同歸1。在同業劇烈的競爭底下,唯有各自標榜『特色小菜』,一時間煲仔飯、豬扒包、葡撻、走地雞、豬骨煲成行成市,標奇立異,其實換湯不換藥。
近日發現茶餐廳有另一類同之處 ── 鹽瓶總是倒不出鹽來,香港的夏季一般比較潮濕,鹽結成了小塊,鹽瓶瓶孔較窄,鹽常常擠在出口處,任搖也搖不出來。老闆靈機一動,加了一點米粒在鹽瓶,米有抽濕功效,鹽結不成塊狀,但因米的質量比鹽輕,搖的時候一樣擠在瓶孔處,鹽還是灑不出來。
某日 R 想起前男友的總總不是,最差勁的一項,要算他滿腦理想,卻光說不練的性格。這種人慣性憤世嫉俗,埋怨懷才不遇,一直 complain complain complain,卻從來沒有為理想出過一分力。如此男人,身邊總會找出一兩個來,他們好比茶餐廳裡的鹽瓶,滿肚計劃,卻總是搖不出任何行動。卅歲過後,驚覺時日無多,立刻找些課程來自我進修,勞力地向目標踏出勇敢的一步,沾沾自起,可惜只有三分鐘熱度, 像放了米粒的鹽瓶一樣,一樣搖不到任何東西出來。
討厭這種空談理想的人,他們沒為目標努力過,沒資格去埋怨人生。嘴裡說得舌粲蓮花,卻是茶餐廳裡的掛名『走地雞』,骨子裡還是沒『走』過『地』的雪藏凍肉,騙得過萍水相逢的新知,卻瞞不了心水清的舊雨。我敬佩肯為理想奮鬥的人,嘗試過,不論最後成功與否,同樣都屬人生的勇士。沒有理想的人常常被批評缺乏上進心,但我卻認為沒什麼問題,他們既沒有要求,也不會去羡慕人,只要三餐一宿,生活舒適便可,一派超塵脫俗的樣子,其實這種人活得最快樂。
- 這裡借了麥兜電影裡的橋段一用,無意掠美,只是每當想起這個怪現象時,必然聯想到這個諷刺時弊的笑話。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