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創作了《每當變幻時》?

年初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給盧國沾先生頒了一個金針獎。在盧國沾眾多出色作品之中,《每當變幻時》必然是其代表作之一,歌詞中慨嘆時日一去不返的蒼涼,對九七過後的香港人而言,更是百感交集。說起《每當變幻時》這首歌,作曲者原來一直被張冠李戴。在 Google 搜尋『每當變幻時 作曲』時,仍然發現不少結果顯示作曲者為『周藍萍』。實情是《每當變幻時》原曲為台灣日治時期的日文歌《莎韻之鐘》,網上資料顯示作曲者為古賀政男。錯誤流傳了一段頗長日子,更有人懷疑當年周藍萍盜用云云。

其實《每當變幻時》翻唱自國語歌《月光小夜曲》,而《月光小夜曲》的原曲被發現過程頗有戲劇性,以下是一段從網上找來的資料:

莎韻的故事沉寂了 近 60 年之後,歷史的記憶又被喚醒。民國 81 年(1992),一位16歲的日本高中女生來台參加羽球賽, 在 KTV 唱卡拉 OK 時,聽到《夜(月)光小夜曲》,很喜歡這首歌,回國後將這段遊記投稿報刊。經過媒體追查,才得知這首歌的原曲是《莎韻之鐘》,後來日本 NHK 電台前來台灣拍攝《莎韻之鐘》記錄片, 追尋這段殖民地時期的歷史往事。1

畢竟知道這個宜蘭故事的人不多,也就沒有人來紏正《月光小夜曲》資料上的錯誤。都拜互聯網普及所賜,資訊流通發達了,甚至有人把《莎韻之鐘》放上 Youtube,才逐漸揭露了這個誤傳。

然而,這個誤傳跟周藍萍無關,更談不上盜用。據知《每當變幻時》的前身《月光小夜曲》最早出現於 1962 年台灣張清真的《一曲寄情郎》大碟,當時的歌紙只寫上『周藍萍編曲』,然而張清真並未把《月光小夜曲》唱紅。四年後,紫薇把這歌唱紅了起來,但在其大碟的歌紙上,竟然錯誤把《月光小夜曲》由『周藍萍編曲』抄成『周藍萍曲』。往後的《月光小夜曲》和《每當變幻時》翻唱版本,有一部分作曲填詞從缺,但其餘都寫錯為周藍萍作曲。

到八十年代初,蔡琴《不了情》大碟內的《月光小夜曲》,周藍萍忽然又被兼任了填詞,這個錯誤不知道是從《不了情》開始,還是更早之前已有。往後的《月光小夜曲》便被統一為周藍萍作曲及填詞。自始《每當變幻時》便寫錯周藍萍為作曲者,直至 2007 年的楊千嬅版本,這個錯誤也沒有被糾正過來。說到錯得最離譜的例子,要算 1988 年徐小鳳《別亦難》大碟內的《月光小夜曲》,作曲人竟然寫上了『王福齡』。假如最早的《一曲寄情郎》大碟裡的資料沒錯的話,周藍萍根本沒說過自己是作曲者,至於周藍萍是否《月光小夜曲》的填詞人呢?我看這方面的資料也值得商榷。

 

1. http://www.tonyhuang39.com/tony0679/tony0679.html

鳴謝中文大學圖書館 貝蒂/異旺 以及中文大學音樂系資料館

451

張清真《一曲寄情郎》
張清真《一曲寄情郎》
張清真的《月光小夜曲》寫上『周藍萍編曲』
紫微《我什麼都接受》寫上『周藍萍』曲
薰妮《每當變幻時》(作曲者從缺)
薰妮《每當變幻時》(作曲者從缺)
徐小鳳《別亦難》,《月光小夜曲》作曲寫上王福齡
徐小鳳《別亦難》,《月光小夜曲》作曲寫上王福齡
蔡琴《機遇》,《月光小夜曲》作曲及填詞人寫上周藍萍
蔡琴《機遇》,《月光小夜曲》作曲及填詞人寫上周藍萍
楊千嬅《每當變幻時》,作曲寫上周藍萍
楊千嬅《每當變幻時》,作曲寫上周藍萍

被違忘了的鐵路

我在上水居住超過十年,朋友不知道我家離巿區多遠,我常戲說我家可以望見中國大陸,每天上下班一共要跑八十公里路。難得認識舊同事 I,她住的地方比我還要偏遠,接近舊沙頭角禁區界線,上下班每程花上個半小時,天剛破曉便起床上班去,典型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因為她上下班必需經過沙頭角公路,我告訴她說,她每天都會經過一處百年古蹟,而且在新界歷史上有著重要地位,但又似乎沒有人知悉,政府也懶得理會。我再給她一幅網絡照片,她顯得毫無印象,那裡其實是舊沙頭角鐵路現存的唯一完整遺址 —— 洪嶺站。

一般人只知道香港舊稱『火車』的路線只有東鐵及西鐵線,不知道約在一百年前有一條粉嶺來回沙頭角的支線。沙頭角支線始於 1911年12月,但路線只營運了 16 年,於 1928 年便停駛了。當年新界東北一帶村落都以沙頭角『東和墟』為中心。有所謂沙頭角十約,即沙頭角附近的十個村落區域。其中一約就是以荔枝窩為中心的『慶春約』,乃由荔枝窩、鎖羅盤、三椏、梅子林、蛤塘等村落所組成;其餘九約包括麻雀嶺、鹽田、南涌、蓮麻坑等村落,範圍北至深圳沙魚涌、南至大埔烏蛟騰也包括在內。可想而知,當年的東和墟規模相當大,吸引了整個新界東北的村民到那裡作買賣。沙頭角支線就是為了方便村民來往沙頭角而設的鐵路。

根據維基百科所載:

『支線的路軌和枕木等都是從九鐵英段工程拆出來的窄軌物料,規格較低。而線型彎多路急,因此速度不高。』

『因為設備和線型比較低規格關係,走畢全程需要55分鐘。』

後來 1927 年沙頭角公路通車,村民改搭汽車,沙頭角支線便停運了。再後來,內地文化大革命鬧得火紅,沙頭角中英街發生槍戰,港英政府實施全面封閉沙頭角禁區,自始東和墟及十約兩地相隔,東和墟逐潮變成了歷史巨輪下的塵土。

沙頭角支線一直沒有被保存下來,大部分車站遺址都不大可考,只有洪嶺站被誤打誤撞下交了給工務局作倉庫,但不知道工務局有沒有認真使用過,洪嶺站一直維持荒廢至今。在 2007 年,一群本地火車發燒友找出了洪嶺站的位置,驚覺那間破屋的不平凡『身世』,政府才為車站圍上鐵絲網作保護,幸好還沒被流氓拆下門窗變賣。也許因為那兒是官地關係,洪嶺站才罕有地沒被原居民拆卸改建成村屋。

除洪嶺站外,石涌凹站因為位處舊禁區範圍內而保存了部分遺蹟,但只餘下地基及部分路段。現時沙頭角禁區解封了,遊人可以到沙頭角農莊裡面找到石涌凹站遺址。農莊裡另外新建了一間貎似車站的石涌凹站展覽館,那只是新建的膺品,不是舊時的石涌凹站。沙頭角支線的沙頭角站及禾坑站的位置已經不能考究,唯獨在中英街還可以看見用路軌做的電線杆,那其實是從沙頭角支線上拆下來循環再用的,也算是沙頭角站的遺蹟。

450

慶春約。Courtesy:hiking100fun.com
位於荔枝窩的慶春約廣場。照片出處:hiking100fun.com
洪嶺站遺址。照片出處:維基百科
洪嶺站遺址。照片出處:維基百科
石涌凹站遺址。照片來源:Discuss HK Forum
石涌凹站遺址。照片來源:Discuss HK Forum
車坪街。照片來源:Google Map & Panoramio.com
車坪街,留意屋旁用路軌做的電線杆。照片來源:Google Map & Panoramio.com

『芒角』、『亡角』還是『網閣』?

最近拜讀一篇網上文章:《Mongkok 不是旺角》,本來我從來不讀不明來歷的網上文章,但因為我曾經寫過『旺角』地名源考(見《港鐵路線圖趣談》),我便刻意去讀一讀。文章指旺角的原名是亡角及網閣,並列出了《新安縣全圖》及一百六十多年前的書信作引證,但有眼利的網友看出《新安縣全圖》所寫的是『芒角』不是『亡角』,作者又沒有進一步指『亡角』地名的意思,我也只好姑妄聽之便算。另外,要源考中文地名,怎會去找當年外國編著的地圖?應該翻查《新安縣誌》更為可靠。

究竟是『芒角』、『亡角』還是『網閣』?香港開阜初期,超過九成居民是文盲,讀音是 Mong Kok 是錯不了,但要追查哪個是正字可以『審死官』。例如文章提及的『深水埗』,『埗』是碼頭的意思,本地以同音字指碼頭的地名,先後曾用埗、步、埔及埠,哪一個算正字?其實掌故者,只是野史而矣,大家當故仔聽聽便可,不用深究。只是文章說:

『這個懸案一直到2002年作者從英國回流到北京的一批原始歷史資料中才得到破解。』

似乎太少看本地的掌故專家吧。我在《漫談〈靜夜思〉》裡說過,每隔一段時間,總會有人翻出一些開心大發現,並編造一個很有故事性的發現過程:

『數年前更有報導說是留學日本某某學生發現當中錯誤,甚至連中國的學者也被蒙在鼓裡云云,那只不過是記者一廂情願的想法,並不正確。』

『旺角』的錯誤是 2002 年才從英國回流的歷史資料才被發現?也許那也是作者一廂情願的想法吧。

449

漫談《靜夜思》

每隔一段時間,便有人會跑出來質疑《靜夜思》的正確性,其實流傳下來的古詩詞有錯,根本不是甚麼稀奇的事(見《漫談《念奴嬌・赤壁懷古》》)。數年前更有報導說是留學日本某某學生發現當中錯誤,甚至連中國的學者也被蒙在鼓裡云云1,那只不過是記者一廂情願的想法,並不正確。《靜夜思》流傳的版本/解釋一直有誤,學者一直知悉,只是現版本流傳太廣,一時之間也改不了。先說《靜夜思》的流通版本為: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從前我會跟朋友開玩笑說,除非李白『瞓街』,否則他躺在床上『舉頭』只會看見天花板,不會『望明月』;『低頭』也只有看見大肚腩,不會『思故鄉』; 也只有沒有屋頂的臥室,月亮才能把地板照得『疑是地上霜』。其實這個『床』字不解作臥床,而是井床,隱喻為鄉井,即故鄉的意思,所以有『離鄉別井』這句成語。古詩詞常常會以同一個字來隱喻兩種意思2,這裡既是實物的『井』,也隱喻作思鄉情懷。詩指李白坐在井前看明月,那末『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才算合理。

上文所引的《靜夜思》出自《唐詩三百首》, 但《全唐詩》的版本卻是:

床前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
低頭思故鄉

當中有兩個字不同,就是第一句的『看』及第三句的『山』。然而為什麼會出現不同版本呢?原因無從稽考,可以是人為修改,即是在重編詩集時,編者會刪改文本;也可以是抄錯、聽錯或傳錯,因為唐朝印刷術還未普及,當年只靠口傳及抄錄,抄抄傳傳,不免跟原著有了出入;也可以是因為古本殘缺(見下圖例子),根本不知道缺了的是什麼月光,編者甲寫了『看』月光,編者乙卻寫了『明』月光,所以便流傳了兩個版本。

我個人認為《全唐詩》版本較好,改善了使用重複『明月』的弊病。然而我個人喜惡並不重要,更重要的是究竟當年李白版本的《靜夜思》是什麼模樣?畢竟這詩距今超過一千年,依賴這些多番修改的版本其實不可靠。近年學者喜歡到日本找古籍,原因是唐宋年間,已有留學生及彿教徒把典籍帶往日本。千多年來,這批典藉避過了手痕文人的畫蛇添足,給文本一個較為接近原貎的參考。另外在上世紀出土的敦煌文物,是一批被收藏在石窟裡超過一千年的古籍,對早期的文本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線索。

1. 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7850000/newsid_7850700/7850777.stm
2. 舉一例:劉禹錫《竹枝詞》的『道是無晴卻有晴』,此詩寫的是少女喜歡男子。當中『晴』也是一字兩喻,表面上是說路上忽晴忽雨,其實暗指心儀的那位男孩子,不知道對自己是否有情。

 

這是 2013 年在日本拍賣的宋版書《唐人絕句》的其中一頁,圖左上角可見明顯殘缺。
這是 2013 年在日本拍賣的宋版書《唐人絕句》的其中一頁,圖左上角可見明顯殘缺。

448

西角、東角、北角

上回說到西營盤從前是英軍登陸後駐紮的營地,英國人稱為 West Point,中文名字譯作『西角』(見《西環與西營盤》)。西角本來像開埠前的香港島一樣荒涼,但因為英國人上了岸,需要物資補給,商業活動忽然繁盛起來,變成了一個商貿區。然而,西角受到歷年的填海工程影響,海角不見了,Possession Point 變成了 Possession Street,亦即是今天的水坑口街。按道理說,水坑口街算是香港開埠的第一條街道。後來英國人認為西營盤山多平地少,難於防守,加上瘧蚊猖瘚,所以便把營地東移,搬到今天中環中國銀行大廈的位置,名叫瑪利兵房,今天坐落在赤柱的美利樓就是當年軍營的一部分。

既然有西角,當然也有東角,《香島滄桑錄》說曾經有英軍駐守,嚴格來說也是佔領角,但沒有改稱為『東營盤』1。東角就是今天銅鑼灣東角中心的地方,門前一條小道通往世界貿易中心,名字叫『東角道』,也就是未填海前的東角遺留下來的證據。至於英國人是否曾經在東角駐軍呢?《香島滄桑錄》沒有進一步提供資料,而我也找不到其他來源資料去佐證。然而,東角是凸出的海岸線,所以稱為『東角』並無不妥。

跟東角相對的是北角,名字與『佔領』沒有關係。引述自古物諮詢委員會成員說,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北角只是一條窄路,漁農或商住發展極為罕見』2,所以在地理上而言,北角不太可能擁有大規摸的軍營。然而,北角在今天堡壘街一帶山頭築有炮台,也就是『炮台山』名稱的由來;而在淪陷時期,日軍曾在北角填海區設集中營。勉強地說,那裡也曾是日軍的佔領角。

  1. 見《香島滄桑錄》葉靈鳳著・1975年初版・第 34 頁
  2. https://www.thetannerhill.hkhs.com/tc/joyous_living/life_leisure/index_id_4.html
Map_of_Hong_Kong_in_First_Convention_of_Peking_in_1860
《北京條約》地圖,顯示香港島北岸的「東角」位置。
淪陷時期的北角集中營。資料來源:oldhkphoto.com
淪陷時期的北角集中營。資料來源:oldhkphoto.com

447

404 香港不存在的角落(一):西環

上回說過港鐵車站名字的故事(見《港鐵路線圖趣談》),因應新的西港島線,也順勢延續這個話題。話說該條伸延線路加開了三個車站,分別為西營盤站、香港大學站及堅尼地城站,無獨有偶,全部都位於西環範圍之內。而西環、西營盤及堅尼地城三個地名竟然可以互通。

先說西環,究竟西環的英文名稱是什麼?我在互聯網上找圖,發現小巴有時會把西環譯作『Sai Wan』,但更多時候會譯作『Kennedy Town』(那不是堅尼地城嗎?)。而在維基百科裡提及,往西環的小巴也曾用『Sai Ying Pun』這個英文名稱1。有趣的是,其他交通工具卻對西環又有另一個英文譯名,例如中華巴士年代已把西環譯作『West Point』,這個譯名一直沿用至今。而舊西環電車總站也用『West Point』這個譯名。更奇怪的是,我在一幅老照片裡,穩約看見『West Point』的中文譯名卻不是西環,而是『石塘咀』。

原來西環這個名字一直沒有正統的英文譯名,該名字源於十九世紀中期的『四環九約』。四環是指西環、上環、中環及下環,因為當時中西區已經高度發展,所以要區分四個區域來管理。但四環只是當年華人約定俗成的名字,從來沒有正式的官方譯名,極其量是『Western District』(西區)。

嚴格來說,西環譯作『West Point』亦不太正確,因為『West Point』這個地名比西環還要早出現。那裡是當年英軍登陸後駐紮為據點的地方,中文譯名為『西角』,也就是今天的西營盤。西營盤的『營盤』其實是指軍營,而 West Point 的『Point』指 Possession Point,即佔領角。有說西營盤是張保仔的大本營,這個說法早已被香港掌故學者葉靈鳳否定2。其實只要細心想一想,當年的九龍汛(九龍寨城)和紅香爐汛(銅羅灣)是清政府駐軍地方,負責剿滅海盜。張保仔既然是海盜首領,便是吃了豹子膽,也不敢在兩軍營隔鄰設營。

 

1. https://zh.wikipedia.org/zh-hk/西環
2. 見《張保仔的傳說和真相》葉靈鳳著・1970年初版

446

saiwan
網上圖片

網站演義

每隔幾年,總會打理網站一次,主要原因是博客技術日新月異,要加上某項新功能,難免要追索十幾年以來的每一篇文章,圖書館術語稱之為回溯性標準轉換﹝Retrospective Conversion﹞,是業界一項十年一遇的大工程(見《圖書館的故事》)。當然,敝網比不上百萬藏書的圖書館,但積存下來的資料已足夠累人。大約在 2009 年起,wchu.com 逐步分拆出文字博客的 cchu.com 及行山日誌 hiking100fun.com,而 wchu.com 則以相簿為主。wchu.com 現有 328 篇博文及超過 9500 幅相片,cchu.com 則有 445 篇博文,而 hiking100fun 也有約 100 篇日誌。

網站除了是相簿、原稿紙及報名行山的地方1外,其實也是練習網頁程式的地方。最初每頁是獨立的 html 檔,在 frontpage 裡頭有個 template 可以重覆使用。後來在 2003 年起採用 mysql 的 content management 模式,令貼文更加方便之餘,日後改版更加簡便,那是網站的第一次 Retrospective Conversion。這個模式維持了許多年,直至 2009 年認真考慮 wordpress 界面(見《新版與四位朋友》),並分拆出 cchu.com。那時網站已累積了三百多篇文章,除了要從新把文章輸入至 wordpress 平台外,還要為每篇文章分類及加標簽,這應該是網站的第二次 Retrospective Conversion。

第三次 Retrospective Conversion 是 2012 至 2013 年,因為 nextgen gallery 興起,便放棄舊有的自製相薄平台。在此之前,重組了 wchu.com 的行山網及 hiking100fun.com,順道試驗 wordpress + nextgen 的平台,試用滿意後便計劃把 wchu.com 搬到 wordpress 的平台上。這個轉換工程除了要為每篇博文配上分類及標簽外,還要把幾千幅照片從新上傳到 nextgen 系統,也要替每幅照片上的親友加標簽,這個轉換過程前後花了幾個月,實在省不了時間。

現時正計劃第四次 Retrospective Conversion,原因是 wordpress 愈來愈流行主題圖片(Featured Image),現時許多新的 wordpress 版面都以主題圖片設計為中心,韋信為跟上潮流,不得不為 wchu.com 及 hiking100fun.com 四百多篇博文加上主題圖片,尤幸是次轉換(嚴格來說只是附加功能)不會太花時間。

1. hiking100fun 或 wchu.com 的行山頁面一直是相約友人行山的地方,行山朋友可以定期到網頁查詢,通常會在一至兩星期前貼出行山路線、集合地點及一切相關資料。到後來 hiking100fun 時候更用來作行山報名網站,所以裡頭的資料(除相片外)都不是原創的,因為寫的時候仍未上山,一切資料都是從網上找來的。

這是我替 Joan 新成立的網站,就是以主題照片設計為主的版面。
這是我替 Joan 新成立的網站,就是以主題照片設計為主的版面。

445

中古鏡系列(三):Rolleiflex 3.5F Planar Whiteface

愛上雙鏡反光機緣於老爸的 Yashica D,一上手便著迷了(其實也不是跟 Yashica 太有關係,中幅機本身已經是毒物),既然染上毒癮,再入手 Rolleiflex 倒算順理成章,因為 Yashica 的雙鏡反光相機其實是 Rolleiflex Tessar 系列的盗版貨,甚至連外觀也有八成相似。

17968_283654200487_1128421_n(1)
Rolleiflex 3.5F 及 Yashica D

我擁有的 Rolleiflex 版本是 3.5F Planar Whiteface,單是名字已經有一堆學問。首先 Rollei 是品牌的名字,Flex 是反光相機的意思。3.5 是該相機最大的光圈數,焦距為 75mm。除 3.5 光圈鏡頭外,Rolleiflex 也有出產 2.8 光圈的機款,焦距是 80mm。F 是指出產的版本,最早期的是三十年代的 Rolleiflex Automat,後來五十年代以 2.8/3.5 識別所搭載不同鏡頭的機款,改名為 2.8A,A 仍然是 Automat 的意思;但及後經改良的版本型號便以 B、C、D、E 及 F 排序命名,而在 1981 年 Rollei 破產前最後的型號便是 F。Planar 是指相機所搭載的鏡頭是蔡司(Carl Zeiss)公司的 Planar。除此之外,Rolleiflex 還會搭載蔡司的 Tessar 及  Schneider 公司的 Xenotar 鏡頭,但據理解 Tessar 是 Rolleiflex 的廉價型號,質量比不上同是蔡司的 Planar。

Rolleiflex 傳統與白面版(網上圖片)

而最後的 Whiteface(白面)其實並不是 Rollei 的正統型號,只是玩家給它的別名,原因是一直以來 Rolleiflex 的拍攝鏡頭外圈都會印有三條黑間,並寫上 FRANKE & HEIDECKE 字樣,但自 1971 年開始,鏡頭外圈則改為全白,並以小字寫上 Rollei WERKE FRANKE & HEIDECKE。因為 F 版本橫跨 1958 至 1981年之間,而白面則代表了是最後十年出廠的產品,技術上最為成熟,亦成為發燒友的熱捧對象。

總結來說,發燒友除了可選擇年期版本外,還可以選擇 Planar 或 Xenotar 版本,以及光圈 2.8 或 3.5 版本。據說因為當年 Rolleiflex 賣得太好,蔡司公司的生產線應付不了,Rollei 便另外找 Schneider 公司生產鏡頭。正因如此,有一派擁躉認為 Xenotar 只是替代品,Planar 才是正室,但純緒以質量比較,多年來似乎並無結論。日本有網站以矩陣形式對兩間廠商(蔡司 / Schneider)和兩款鏡頭(2.8/3.5)作比拼(網站),奈何小弟看不懂日語,不知道他的結論是什麼。

Rolleiflex 3.5F Planar Whiteface w/ Fujifilm Reala 100

我手上的是 Planar 3.5F 75mm 版本, 共 6 片 4 組鏡片。第一次用來拍照是 2011 年的 hiking100fun 谷埔行山活動,在其中一幅毫不起眼的照片上,發覺這枚蔡司鏡頭擁有中古名鏡的立體感。說來慚愧,第一次篩選時認為該照片沒有特別而棄掉,及後在一次整理底片時才驚覺照片的獨特之處,可謂滄海遺珠。

Rolleiflex 3.5F Planar Whiteface w/ Fujifilm Reala 100

Rolleiflex 的 Planar 算得上是蔡司相同系列鏡頭的典範,完美演譯了蔡司的獨特個性:柔,但在柔潤之中卻不失銳利度,這是我等自數碼年代才開始學習攝影的俗人所想象不到的,因為從前只知道尼康的利而硬或佳能的柔而鬆,卻沒見過既柔而利的感覺。照片像浸了油一樣,但又看出木椅及貓毛的質感,而貓鬚更是一條一條像刺穿了螢光屏一樣,這都拜 Rollei 及蔡司的精工手藝所賜。而背後的散景像油晝般化開,與福倫達及萊卡相比,卻是另一種獨有的味道。

Rolleiflex 3.5F Planar Whiteface w/ Fujifilm Reala 100

再來一幅照片,看看麻豆身旁的植物,枝葉也有一種『利到(界手)手』的感覺。

Rolleiflex 3.5F Planar Whiteface w/ Fujifilm Reala 100

最後想說,6×6 中幅片本身已是毒物,看上圖,在大太陽光下還可看見藍天白雲、膚色及白衫的布紋,可見菲林片的寬容度不是現今的 CCD 可以比擬。

以上只集中介紹了 Rolleiflex 6×6 75mm/80mm 中幅機系列,沒有太多著墨於其他片幅規格、不同焦距和 Rolleicord 及 Tessar / Xenar 一類的入門機,同是喜好 Rollei 雙鏡反光相機的朋友們可以交流一下心得。

參考資料:

http://www.yashicatlr.com/
http://www.rolleiclub.com/
http://www5d.biglobe.ne.jp/~rolleian/kurabete-menu.htm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5&t=3775906
http://www.tail-life.com/article/6072
https://cityusam01.wordpress.com/2009/07/16/%E7%A5%BF%E4%BE%86rolleiflex%E9%9B%99%E5%8F%8D%E7%9A%84%E8%B3%87%E6%96%99%E8%BD%89%E8%BC%89/

444

中古鏡系列(二):萊卡 Summicron 50/2 Rigid

萊卡(Leica)品牌的鏡頭,影友戲稱為『奶鏡』。小弟轉用萊卡相機後的第一枚鏡頭就是 Summicron 50/2,也是現時唯一一枚萊卡中古鏡頭。這個 Summicron 50/2 鏡頭系列,可算是萊卡鏡頭的長青樹,最早生產於 1953 年,經歷過七個版本,至現時還在銷售。小弟手上的 Summicron 50/2 是第二代,鏡組六群七枚,十片光圈葉。生產於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之間,除了以第二代(Type 2)區分外,它還有一個外號叫 Rigid,也是公認為 Summicron 50/2 七個版本之中最好的一支鏡頭。

說來慚愧,這枚 Summicron 50/2 Rigid 到手後一直很少用,原因是這枚鏡頭顏色比較淡,對比度較淺。這枚鏡頭本來是為了黑白菲林而設計的,擁有典型舊萊卡較柔的味道。配上 Leica M8後,這股『奶味』更為強烈。另一個原因是這枚鏡頭的最短對焦距離是一米,記得最初在茶餐廳用這枚鏡頭拍食物照時,為了要保持一米對焦距離,不得不站立及離座兩步拍攝,為免再成為旁人眼中的怪物,這枚 Summicron 50/2 也就淪為被長期放在防潮箱的觀賞品。

IMG_9187

然而貴為 Summicron 50mm 鏡皇,必然有其優勝之處。這枚鏡頭的清晰度及銳利度確實無與倫比。先說清晰度,這枚中古鏡用上四塊萊卡自家製的 LaK9 稀土玻璃,因為通透度高,影像上的質感特別強烈。另外銳利度表現超卓,看看下圖的荷花葉邊,十分認同老師傅常掛在口邊 --『利到(界刂)手 』--的感覺。另外,萊卡的散景表現也不錯,因為 Summicron 的光圈葉是星型的,所以它的散景光點也呈星型狀態。

Leica M8 with Summicron 50/2 Rigid
Leica M9P with Summicron 50/2 Rigid

中古鏡最毒的是它的立體感,Summicron 50/2 Rigid 的作品也可以看出這種立體感,只是感覺上較為平實,不太誇張。

Leica M9P with Summicron 50/2 Rigid

總括而言,在現今浮誇的數碼年代裡,往往高對比及偏紅的相機最能吸引消費者。相比之下,Summicron 50/2 Rigid 可算是另一極端,平實中帶著令人讚嘆的內涵,這就是奶鏡最吸引的地方。因為小弟影食物相比較多,一米的焦距實在有點不便(茶餐廳的卡位也沒有一米闊),所以可見將來還是會比較少用。加上小弟也是庸俗的影友之一,用 Summicron 50/2 Rigid 拍過的照片,都忍不住要用 Photoshop 去推一推,在看透鏡情以前,還是先用其他鏡頭修練一下。

參考網站:

http://www.kenrockwell.com/leica/50mm-summicron-comparison-table.htm
http://kelvintknlife.blogspot.hk/2011/04/leica-sammicron-50-rigid.html
https://antoncandra.wordpress.com/2012/02/02/ernst-leitz-lens-summicron-f-5cm-1-2-rigid-summicron-50mm/
http://little-hat.blogspot.hk/2012/03/leica-summicron-m-50mm-50mm-drdual.html

443

中古鏡系列(一):福倫達 Nokton 50/1.5

二次大戰前後,可算是相機的黃金年代,最有名的莫過於 Leica M 系列相機。同期能夠與之抗衡的旁軸相機(Range Finder 或 RF) 只有 Contax 或蔡司可以爭鋒。然而,同時期德國還有一家公司開發了一款高質素的相機,卻因為商業策略失敗而寂寂無聞,名聲也沒有 Leica 及 蔡司般嚮亮,那家公司就是福倫達(Voigtlander),影友稱之為老福。而那部被埋沒了的相機名字叫作 Prominent,連帶其系列鏡頭在二手巿場上也極其難找。

早陣子朋友借我一枚 Nokton 50mm f/1.5,也就是搭載在 Prominent 上的其中一枚老福鏡頭。鏡頭生產在五十年代,鏡身 7 片 6 群,共 16 片光圈葉。當年萊卡、蔡司及福倫達都有生產 50mm f/1.5。

image

第一次用已經被老福的立體感所吸引,感覺主體好像是後期製作 key 上去一樣。通常用來拍半身照,十幅照片之中有八幅可以看出它的立體層次。

Leica M9P with Voigtlander Nokton 50/1.5

其實大多較有名氣的老鏡都有這種立體層次,但相比起萊卡及蔡司,老福給我感覺是比較銳利及顏色較豐富。相反,萊卡及蔡司感覺較柔,這就是各廠商的鏡頭所拍出不同的味道。

Leica M9P with Voigtlander Nokton 50/1.5

正因為老福的鏡片所帶出的顏色較濃,在低光源的情況下比起萊卡及蔡司的作品更為搶眼,最適合在燈光不足的餐廳裡影食物相,色調跟在光線充足的環境底下不相伯仲。

Leica M9P with Voigtlander Nokton 50/1.5
Leica M9P with Voigtlander Nokton 50/1.5

另外,這枚 Nokton 50/1.5 值得一讚的是散景較實,而且帶有旋轉感覺,這是在其他鏡頭裡找不到的獨特味道。

Leica M9P with Voigtlander Nokton 50/1.5

最後要說,本來心想這支老福應該毒不了我,因為這支鏡要改 M 頭很繁複(當年未有接環時便有愛好者殺掉 summarit 50/1.5 去改環),但經朋友相借用幾個月後,現在變得愛不釋手了(即係唔想還⋯⋯ 😀 )。另外,福倫達近年重新生產 50mm f/1.5,但新鏡和舊鏡是兩馬子事。

有興趣可參考:

http://riotefe.blogspot.hk/2009/04/voigtlander-nokton-50mmf15.html
http://waynelee.blog126.fc2.com/blog-entry-19.html
http://lovefool-tai.blogspot.hk/2011/07/old-nokton-50mm-f15.html

442